溃疡性口炎需进行病史采集,了解感染及全身疾病情况;观察口腔局部及全身表现;行血常规、病原学等实验室检查;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疱疹性口炎等鉴别,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鉴别来诊断和评估溃疡性口炎。
临床表现观察
口腔局部表现:观察口腔黏膜的情况,溃疡性口炎患者口腔黏膜可见大小不等的溃疡,溃疡表面覆盖有灰白色或黄色假膜,周围黏膜充血发红。溃疡可发生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如颊黏膜、舌、牙龈等部位。不同年龄段患者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患者可能因口腔疼痛而出现拒食、流涎等表现,而成人患者主要表现为口腔局部的疼痛、溃疡处不适等。
全身表现: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体温可因感染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细菌感染导致的溃疡性口炎可能发热较为明显,病毒感染相关的溃疡性口炎发热程度相对可能轻一些。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发生溃疡性口炎时,可能全身症状更复杂,且愈合相对缓慢,需要更关注血糖控制等情况。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细菌感染引起的溃疡性口炎患者血常规检查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病毒感染引起的溃疡性口炎,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轻度降低。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感染的类型是细菌还是病毒等情况,但这只是辅助诊断依据。例如,细菌感染时,机体的免疫反应会导致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动员到感染部位,从而使血常规中相关指标发生变化。
病原学检查:
涂片镜检:取溃疡表面的假膜进行涂片,革兰染色后镜检,可发现病原菌,如细菌感染时能看到大量的致病菌;病毒感染时可能发现病毒包涵体等特征性改变。对于儿童患者,操作时需注意轻柔,避免引起患儿过度不适。
细菌培养:将溃疡表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可明确致病菌种类,并进行药敏试验,为后续可能的抗菌治疗提供依据。例如,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时,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特殊人群,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培养出的病原菌可能更具耐药性,需要更谨慎选择抗菌药物。
病毒学检查:对于怀疑病毒感染引起的溃疡性口炎,可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等病毒学检查,如单纯疱疹病毒相关的溃疡性口炎,通过核酸检测可明确是否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及具体亚型等情况。
鉴别诊断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一般溃疡较小,数目相对较少,外形多较规则,周围黏膜充血不明显,全身症状一般较轻。而溃疡性口炎的溃疡较大,假膜较厚,周围黏膜充血明显,全身症状相对更明显。
疱疹性口炎:疱疹性口炎初期多为成簇的小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可融合成片,而溃疡性口炎主要以溃疡为主,前期水疱表现不突出。通过观察口腔黏膜初始表现及病程发展等可以进行鉴别。对于儿童患者,疱疹性口炎和溃疡性口炎在临床早期可能需要仔细鉴别,因为治疗和预后有一定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