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口腔健康需从多方面入手。要正确刷牙,每天至少两次每次超3分钟,儿童由家长帮掌握方法;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缝;控制糖分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食物;成年人每年至少一次口腔检查和洗牙,儿童第一颗乳牙萌出6个月内首检,之后每半年一次;戒烟并避免过度用嘴呼吸。
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每天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齿间隙,尤其是牙齿邻面,因为牙刷无法完全清洁到这些部位,食物残渣和菌斑容易积聚在牙缝中,长期不清理可能导致牙龈炎。对于儿童,家长可在其6岁左右开始教其使用牙线,选择儿童牙线棒,操作时要轻柔,避免损伤牙龈。
合理饮食
控制糖分摄入:减少食用糖果、巧克力、甜饮料等含糖量高的食物,因为口腔中的细菌会利用糖分产生酸性物质,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齿,破坏牙釉质,进而增加牙龈炎的发生风险。儿童应避免过多饮用碳酸饮料,家长要控制儿童零食摄入,尤其是在两餐之间,减少牙齿与糖分接触的时间。
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苹果、胡萝卜、西兰花等,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D等,有助于维持牙龈组织的健康。维生素C可以增强牙龈毛细血管的韧性,促进牙龈血液循环,提高牙龈组织的抵抗力;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对牙齿和骨骼的健康很重要。例如,研究表明,长期缺乏维生素C的人更容易患牙龈炎,而充足的维生素C摄入可以降低牙龈炎的发生几率。
定期口腔检查
成年人: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和洗牙。口腔医生可以通过专业检查发现早期的牙龈问题,如牙龈红肿、出血等,并及时进行处理。洗牙可以清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牙结石等污垢,预防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发生。对于有吸烟习惯的成年人,由于吸烟会加重牙龈炎症,更应定期洗牙和检查口腔。
儿童:从第一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就应带其进行第一次口腔检查,之后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牙齿和牙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早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龋齿、牙龈异常等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干预和指导。例如,发现儿童有不良口腔习惯,如吮指、口呼吸等,可及时进行纠正,预防牙龈炎等口腔问题的发生。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戒烟:吸烟是导致牙龈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牙龈组织,使牙龈容易发炎、出血,还会影响口腔的血液循环,降低牙龈的抵抗力。吸烟者患牙龈炎的几率比不吸烟者高很多,所以戒烟有助于预防牙龈炎。对于吸烟的成年人,应积极戒烟,可通过逐渐减少吸烟量、使用戒烟辅助工具等方式尝试戒烟。
避免过度用嘴呼吸:长期用嘴呼吸会使口腔处于干燥状态,口腔自洁作用减弱,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引发牙龈炎症。如果存在鼻腔堵塞等导致用嘴呼吸的情况,应及时就医治疗,如治疗鼻炎等疾病,恢复鼻腔正常通气,纠正用嘴呼吸的习惯。儿童若存在用嘴呼吸情况,可能会影响面部发育和口腔健康,家长要密切关注,发现问题及时带儿童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