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耳聋的药物治疗包括改善循环类的银杏叶制剂、营养神经类的甲钴胺、糖皮质激素类的泼尼松等以及中药及中成药如耳聋左慈丸,不同药物有不同适用情况及注意事项,且药物治疗是综合治疗一部分,需医生据病情等多因素合理选药,不可自行盲目用。
一、改善循环类药物
(一)银杏叶制剂
银杏叶制剂具有改善内耳循环的作用,多项研究表明其能增加耳蜗血流量,对耳鸣耳聋可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银杏叶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改善内耳的微循环状况。例如一些临床研究发现,在伴有微循环障碍的耳鸣耳聋患者中,使用银杏叶制剂后,部分患者的耳鸣耳聋症状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肝肾功能发育尚不完善,使用银杏叶制剂需谨慎,应在医生严格评估后,权衡利弊使用;对于老年人,要注意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二、营养神经类药物
(一)甲钴胺
甲钴胺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参与一碳单位循环,在由同型半胱氨酸合成蛋氨酸的转甲基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可以促进轴突运输功能和轴突再生,对神经组织有良好的修复作用。对于耳鸣耳聋,尤其是由神经病变引起的情况有一定的治疗意义。有研究显示,在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耳鸣耳聋患者中,补充甲钴胺能够改善神经功能,进而改善耳鸣耳聋症状。儿童使用甲钴胺时,需根据体重等因素调整剂量,且要密切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使用时也需要医生评估风险后决定是否使用。
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一)泼尼松等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和免疫抑制等作用。对于一些急性发作的耳鸣耳聋,尤其是考虑与自身免疫因素、炎症反应相关的情况,可使用糖皮质激素。例如在突发性耳聋的治疗中,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能够减轻内耳水肿,改善内耳循环,从而改善听力和耳鸣症状。但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有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儿童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对生长发育的影响,需在医生指导下短疗程、小剂量使用;老年人使用时要警惕可能引起的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要密切监测相关指标。
四、中药及中成药
(一)耳聋左慈丸
耳聋左慈丸具有滋肾平肝的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耳鸣耳聋等症状。其成分中的熟地黄、山茱萸等中药成分有滋补肝肾等作用。临床研究发现,对于肝肾阴虚型的耳鸣耳聋患者,服用耳聋左慈丸后,部分患者的耳鸣耳聋症状有所减轻。但儿童服用中药制剂需要严格按照儿童的剂量标准,由医生根据病情开具合适的药量;孕妇禁用耳聋左慈丸,因为其中一些成分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耳鸣耳聋的病因复杂多样,不同病因引起的耳鸣耳聋所选用的药物不同,而且药物治疗只是耳鸣耳聋综合治疗的一部分,还可能需要结合高压氧治疗、掩蔽治疗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在选择药物治疗时,必须在医生的详细诊断后,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来合理选用药物,患者不可自行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