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病病人因肺组织纤维化致通气换气受阻缺氧,需氧疗改善缺氧和缓解呼吸困难,氧疗方式有鼻导管吸氧(轻中度适用)和面罩吸氧(重度适用),氧疗时儿童要控氧流量,老年人要监测指标等,还需注意病人休息、室内空气、饮食及合并症病人的综合情况。
一、尘肺病病人进行氧疗的原因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病人进行氧疗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改善机体缺氧状况:尘肺病会导致肺部组织纤维化,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使得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受阻,进而引起机体缺氧。氧疗可以增加吸入气体中的氧浓度,提高肺泡内氧分压,促进氧的弥散,改善机体的缺氧状态。例如,研究表明,通过氧疗可以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改善组织的氧供应。
缓解呼吸困难症状:缺氧会使病人感到呼吸困难,氧疗能够纠正缺氧,减轻病人的呼吸困难感,提高病人的活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当机体缺氧得到改善后,呼吸肌的负担减轻,病人会感觉呼吸更加顺畅。
二、氧疗的方式及适用情况
(一)鼻导管吸氧
适用于轻中度缺氧的尘肺病病人。通过鼻导管将氧气输送到病人鼻腔,简单易行,病人相对较舒适。对于一些日常活动中轻度缺氧的尘肺病病人,鼻导管吸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缺氧带来的不适。
(二)面罩吸氧
对于缺氧较严重的尘肺病病人,面罩吸氧能提供较高浓度的氧气。面罩可以更好地控制氧浓度,确保病人吸入足够浓度的氧气来纠正缺氧状态。比如,当病人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降低时,面罩吸氧是较为有效的纠正缺氧的方式。
三、氧疗的注意事项
(一)不同年龄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尘肺病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在氧疗时要特别注意氧流量的控制。儿童的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过高流量的吸氧可能会对儿童的呼吸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应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调整氧流量和吸氧方式,确保安全有效的氧疗。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氧疗时要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同时,要注意吸氧设备的舒适性,避免因长时间吸氧导致皮肤受压等问题。老年人的心肺功能相对较弱,氧疗过程中需要更谨慎地调整氧疗方案,以适应其生理特点。
(二)生活方式相关注意事项
尘肺病病人在氧疗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因为过度劳累会增加机体的耗氧量,影响氧疗的效果。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但要避免直接吹风,防止病人受凉加重病情。在饮食方面,要保证营养均衡,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配合氧疗更好地改善缺氧状况。
(三)病史相关注意事项
对于有慢阻肺等合并症的尘肺病病人,在氧疗时要注意与治疗慢阻肺等疾病的药物等综合考虑。要密切观察病人在氧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如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氧疗方案。如果病人在氧疗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如头痛、烦躁等,要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