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主要由肺炎链球菌引起,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其病变特征按病理发展过程分为充血水肿期(发病后1-2天,肺部体积稍增大、暗红,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有浆液性渗出液等)、红色肝样变期(发病后3-4天,肺叶肿大、暗红、质实如肝,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充满红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灰色肝样变期(发病后5-6天,肺叶仍肿大、灰白、质实如肝,镜下肺泡腔渗出物增加,充满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等)、溶解消散期(发病后1周左右开始,渗出物溶解吸收,肺叶质地变软、病灶消失,病变肺组织逐渐恢复正常结构和功能,且不同人群如老年人、女性、有基础疾病者在各期有不同影响)。
充血水肿期
时间:发病后1-2天。
病理表现:肺部体积稍增大,呈暗红色。镜下可见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有大量的浆液性渗出液,其中含有少量的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此期因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比如儿童可能因自身免疫及生理特点,症状相对成人可能不典型,但病理上同样存在肺泡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及浆液性渗出;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可能恢复相对较慢,在充血水肿期的病理过程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红色肝样变期
时间:发病后3-4天。
病理表现:病变肺叶明显肿大,重量增加,呈暗红色,质地变实,切面灰红,似肝脏外观,所以称为红色肝样变期。镜下见肺泡壁毛细血管仍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充满大量的红细胞、一定量的中性粒细胞、少量巨噬细胞和纤维素。该期由于不同性别在机体免疫等方面的差异,女性可能因激素等因素对炎症反应的影响与男性有一定不同,但大体病理表现相似;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史的人群,如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此期炎症反应可能更剧烈,渗出等病理改变会更明显。
灰色肝样变期
时间:发病后5-6天。
病理表现:病变肺叶仍肿大,但充血消退,由红色逐渐转变为灰白色,质实如肝,所以称为灰色肝样变期。镜下见肺泡腔内渗出物继续增加,充满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红细胞大部分溶解消失。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比如长期吸烟者,其呼吸道纤毛运动等功能受影响,在灰色肝样变期可能更容易出现感染加重等情况;儿童患者在该期的病理过程中,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炎症的控制和恢复可能与成人不同,更容易出现病情变化。
溶解消散期
时间:发病后1周左右开始。
病理表现:随着机体的防御功能逐渐增强,病原菌被消灭,渗出物开始溶解吸收。肉眼观,肺叶质地变软,病灶消失,病变肺组织逐渐恢复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由于其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弱,溶解消散期可能会相对延长;女性患者在该期的组织修复过程中,可能因激素等因素影响,与男性在恢复速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其血糖控制情况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及修复功能,进而影响溶解消散期的进程,血糖控制不佳时,恢复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