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是牙髓组织炎性病变,分急、慢性,有疼痛等症状,靠临床检查和X线诊断,应急处理是开髓引流,根管治疗分预备、消毒、充填步骤,不同人群有注意事项,要通过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检查、避免刺激牙齿来预防。
牙髓炎的主要症状
疼痛:急性牙髓炎疼痛往往较为剧烈,具有自发性阵发性痛、夜间痛加重、温度刺激加剧疼痛等特点。疼痛可放射至同侧头面部,患者常难以明确指出痛牙位置。慢性牙髓炎可有长期的冷热刺激痛,一般疼痛程度相对较轻,但也可能在受到刺激时出现较为明显的不适。
其他症状:炎症波及根尖周组织时,可能出现咬合不适、牙齿有浮出感等症状。
牙髓炎的诊断方法
临床检查:医生会通过视诊观察牙齿是否有龋坏、磨损、外伤等情况,探诊可了解牙齿龋洞深度、是否有探痛等,温度测试可判断牙髓对冷热刺激的反应,牙髓活力测试可辅助判断牙髓是否还有活力等。
X线检查:有助于了解牙齿根尖周组织的情况,判断是否有根尖周病变等,对牙髓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牙髓炎的治疗方法
应急处理:急性牙髓炎患者往往需要先缓解疼痛,可采用开髓引流的方法,即打开牙髓腔,使炎性渗出物得到引流,从而减轻髓腔压力,迅速缓解疼痛。
根管治疗
步骤一:根管预备:通过机械和化学的方法去除根管内的感染物质,扩大根管,形成良好的根管形态,为后续的充填做准备。
步骤二:根管消毒:在根管内放置消毒药物,进一步杀灭根管内的残余细菌等感染物质。
步骤三:根管充填:用充填材料严密充填根管,封闭根管系统,防止再感染。
不同人群牙髓炎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牙髓炎时,由于其表述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牙齿相关的不适表现,如是否有哭闹、拒食等情况。在治疗过程中要配合医生,因为儿童可能会不配合,需要家长协助安抚。同时,要注意儿童的口腔卫生,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预防牙髓炎的发生。
孕妇:孕妇患牙髓炎时,要充分考虑孕期的特殊性。在治疗时需告知医生怀孕情况,医生会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式和药物(如果需要使用药物的话)。治疗过程中要尽量放松,因为过度紧张可能会对孕期产生不利影响。
老年人:老年人患牙髓炎时,往往合并有其他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前要告知医生自身的基础疾病情况,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因为一些治疗操作可能会对全身状况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开髓引流等操作可能会引起疼痛等刺激,进而影响血压、血糖等指标。
牙髓炎的预防措施
保持口腔卫生: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缝,可有效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菌斑,减少龋齿的发生,从而预防牙髓炎。
定期口腔检查: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牙齿早期的龋坏等问题并进行处理,防患于未然。
避免过度刺激牙齿:避免长期进食过冷、过热的食物,减少对牙髓的不良刺激;避免用牙齿咬过硬的物体,如坚果、骨头等,防止牙齿硬组织损伤引发牙髓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