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有遗传倾向,其症状包括皮肤方面的面部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全身的发热、乏力、关节肌肉症状,以及系统受累的肾脏、血液、消化、神经等系统症状,有家族史人群需关注自身状况,出现症状及时就医,日常生活要避免暴晒,儿童和女性患者特殊时期需加强监测。
红斑狼疮的症状
皮肤症状
面部红斑:约80%的患者会出现面部红斑,典型的为蝶形红斑,表现为两侧面颊对称性的红斑,跨过鼻梁,形似蝴蝶。这种红斑一般在日晒后加重。例如,患者在晒太阳后,面部红斑会变得更明显,颜色加深,面积可能扩大。
盘状红斑:为边界清楚的红斑,表面有粘着性鳞屑,去除鳞屑后,可见其下有角质栓和毛囊口扩大,好发于头面部、颈部等暴露部位。盘状红斑一般不伴有全身症状,但少数可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全身症状
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可为低热、中度热,也有少数患者为高热。发热没有特定的规律,可能是持续性发热,也可能是间歇性发热。例如,有的患者体温在37.5-38.5℃之间持续一段时间,然后又恢复正常,过段时间又再次发热。
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体力下降,即使经过休息也难以缓解。这种乏力感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例如原本可以轻松完成的家务劳动,现在会觉得力不从心。
关节肌肉症状:约90%以上的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可累及多个关节,如手指关节、膝关节、腕关节等,疼痛程度不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肌肉无力,影响肢体的活动,例如上下楼梯困难,抬手动作受限等。
系统受累症状
肾脏受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约50%-70%会出现肾脏受累,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等。严重的肾脏受累可导致肾功能不全,出现少尿、无尿等症状。例如,患者的尿液中可发现大量蛋白质,通过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尿蛋白阳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升高。
血液系统受累:可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白细胞减少可使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出现发热、咳嗽等感染症状;血小板减少可导致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
消化系统受累: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例如,患者可能不想吃东西,吃了东西后容易出现恶心、呕吐,有的还会出现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等。
神经系统受累:可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精神症状等。头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有的患者是轻微的头痛,有的则是较为剧烈的头痛;癫痫发作可表现为突然的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等;精神症状可出现抑郁、焦虑、认知障碍等。
对于有红斑狼疮家族史的人群,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出现上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暴晒,因为日光照射可能诱发或加重红斑狼疮的症状。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更加留意孩子的皮肤变化、发热、关节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带孩子就医。女性患者在备孕、孕期等特殊时期要加强监测,因为红斑狼疮在这些时期可能会有病情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