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头炎分为真菌性和细菌性,病因分别与真菌感染、细菌感染及局部卫生等因素相关;症状上真菌性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瘙痒伴白色奶酪样斑片,细菌性为红肿疼痛、破溃糜烂伴黄色脓性分泌物;实验室检查真菌性可检见真菌菌丝或孢子,细菌性可检见大量细菌及明确致病菌药敏;治疗原则真菌性用抗真菌药、保持清洁控血糖,细菌性用抗生素、注意卫生及必要时包皮环切;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儿童、女性伴侣及老年人的相关护理与治疗。
一、病因方面
真菌性龟头炎:多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感染引起,常见诱因包括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局部卫生状况差等。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尿液中含糖,为真菌生长提供了营养物质,容易引发真菌性龟头炎。
细菌性龟头炎:主要由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所致,往往与局部卫生不良、包皮过长导致污垢积聚有关,细菌在局部大量繁殖引发炎症。比如,包皮过长者若不经常清洗,包皮内板与阴茎头之间的包皮垢会刺激局部皮肤黏膜,增加细菌感染的几率。
二、症状表现方面
真菌性龟头炎:患处通常表现为红斑,表面可有小丘疹、小水疱,境界一般较清楚,瘙痒较为明显。有时可见包皮内板和阴茎头表面有白色奶酪样斑片。例如,患者可能会感到阴茎头部瘙痒难耐,仔细观察能看到局部有典型的白色分泌物附着。
细菌性龟头炎:主要表现为龟头部位的红肿、疼痛,有的患者会出现局部皮肤破溃、糜烂,可能伴有脓性分泌物。疼痛相对较为明显,且分泌物多为黄色脓性。比如,患者会感觉阴茎头部位有明显的疼痛感,翻开包皮可见局部有黄色的脓性分泌物渗出。
三、实验室检查方面
真菌性龟头炎:取病变部位的分泌物进行镜检或培养,可发现真菌菌丝或孢子。通过真菌镜检能够直观地看到是否有真菌存在,培养则可以进一步明确真菌的种类,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
细菌性龟头炎:分泌物涂片镜检可见大量细菌,细菌培养可明确致病菌的种类及药敏情况,有助于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涂片检查能快速了解局部细菌感染的情况,培养则能更精准地确定病原菌及指导用药。
四、治疗原则方面
真菌性龟头炎:一般需要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如外用克霉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等,对于病情较严重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能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等。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糖尿病患者需积极控制血糖。
细菌性龟头炎: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口服头孢类抗生素等。同时要注意保持局部卫生,对于包皮过长的患者,在炎症控制后可考虑行包皮环切术,预防复发。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若出现龟头炎,由于其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家长要特别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避免自行用药,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女性伴侣若有霉菌性阴道炎等情况,男性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以防交叉感染。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生龟头炎时要更积极地控制基础疾病,加强局部护理,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