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乘机时保障幼儿中耳健康需注意:起飞降落时让幼儿吞咽或咀嚼以平衡气压;用生理性海盐水喷雾等保持鼻腔通畅;选飞机前部座位;关注幼儿耳部不适表现;有耳部疾病史或感冒时的幼儿需特殊对待,有耳部疾病史要咨询医生,感冒时更要严格保鼻腔通畅并密切观察。
一、起飞和降落时让幼儿吞咽或咀嚼
原理:飞机起降时气压变化较大,通过吞咽或咀嚼动作可使咽鼓管开放,平衡中耳与外界的气压,降低中耳炎发生风险。例如研究表明,让幼儿在飞机起降时吃奶、喝水或吃零食等进行吞咽动作,能有效减少中耳气压伤的发生几率。
实施方法:在飞机起飞和降落阶段,为幼儿提供奶瓶、水杯或小零食等,鼓励其频繁吞咽或咀嚼。对于能配合的幼儿,可让其主动做吞咽动作,如喝水、吃饼干等;对于较小的婴儿,喂奶或喂水是较好的方式,利用吸吮动作促进咽鼓管开放。
二、保持鼻腔通畅
原理:鼻腔与中耳通过咽鼓管相连,鼻腔通畅能防止咽鼓管堵塞,维持中耳气压平衡。若幼儿鼻腔有分泌物堵塞,易影响咽鼓管功能,增加中耳炎发生可能。
实施方法:起飞和降落前,可使用生理性海盐水喷雾清洗幼儿鼻腔,清除分泌物,保持鼻腔通畅。但要注意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幼儿鼻腔黏膜。对于因感冒等原因导致鼻腔堵塞较严重的幼儿,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儿童适用的鼻减充血剂,但需严格遵循医生建议,且此类药物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三、选择合适座位
原理:尽量选择靠近机舱前部的座位,相对而言气压变化幅度较小,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耳气压损伤风险。机舱前部的气压变化比后部相对缓和,更有利于幼儿中耳气压平衡。
实施方法:预订机票时尽量选择飞机前部靠近过道的座位,这样既方便照顾幼儿,又能让幼儿处于气压变化相对较小的区域。在登机后,引导幼儿在座位上舒适就坐,减少因座位位置导致的气压变化对中耳的不良影响。
四、关注幼儿耳部不适表现
原理:密切观察幼儿在乘机过程中的耳部反应,如哭闹、抓耳等,能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耳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幼儿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耳部不适,通过观察其行为表现可早期识别异常。
观察要点:在乘机过程中,要留意幼儿是否有哭闹不止、频繁抓耳朵、揉耳朵等异常行为。一旦发现这些表现,要及时采取措施,如再次检查鼻腔是否通畅、尝试让幼儿做吞咽动作等,必要时可寻求乘务人员帮助,进一步评估幼儿耳部情况。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有耳部疾病史的幼儿:如果幼儿既往有中耳炎、咽鼓管功能不良等耳部疾病史,在乘机前应咨询医生。医生可能会根据幼儿具体情况给予更针对性的建议,如提前使用药物预防等。因为这类幼儿中耳功能相对更脆弱,更易因气压变化发生中耳炎等问题。
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期间的幼儿: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时鼻腔黏膜易充血肿胀,咽鼓管更易堵塞,此时乘机患中耳炎风险更高。应尽量避免在幼儿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期间乘机,若必须乘机,要更加严格做好保持鼻腔通畅等措施,如频繁使用生理性海盐水清洗鼻腔等,并密切观察幼儿耳部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