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可通过症状观察、影像学检查、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来诊断。症状上有血尿(约40%-60%患者无痛性肉眼血尿)、腰痛(约50%患者钝痛或隐痛);影像学检查中超声是筛查常用方法,CT对诊断准确率高且能明肿瘤情况,MRI对软组织分辨力高且可替代CT用于过敏者;尿常规可发现血尿提示检查方向,肾功能检查可反映肾脏功能状态。
一、症状观察
(一)血尿
表现及意义:肾癌患者约40%-60%会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这是早期发现肾癌的重要线索。血尿是由于肿瘤侵犯肾盂、肾盏黏膜引起。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若出现无痛性血尿都应提高警惕,比如老年男性若出现无痛性血尿,患肾癌的风险相对增加,需进一步检查。
(二)腰痛
表现及意义:约50%的患者会出现腰痛,多为钝痛或隐痛,是肿瘤生长牵张肾包膜或侵犯周围组织、器官所致。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出现腰痛时更应注意排查肾癌,因为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身体的免疫等功能,使疾病更易发生。
二、影像学检查
(一)超声检查
优势及适用情况:超声检查是肾癌筛查的常用方法,价格相对低廉、操作简便且无辐射。它可以发现肾脏内直径大于1cm的占位性病变。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如儿童若发现肾脏占位,超声检查是初步排查肾癌的重要手段;对于有肾癌家族史的人群,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能更早发现病变。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肾脏的形态、大小以及占位的位置、大小等情况。
(二)CT检查
优势及意义:CT检查对肾癌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明确肿瘤的大小、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增强CT扫描还可以进一步判断肿瘤的血供情况,有助于区分肾癌与肾囊肿等病变。对于有吸烟史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CT检查能更精准地发现早期肾癌。通过CT图像可以清晰看到肾脏内肿瘤的细节,为后续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三)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优势及适用情况: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力较高,在诊断肾癌以及评估肿瘤与周围血管、神经等结构的关系方面有独特优势。对于一些对碘对比剂过敏不能进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MRI是较好的替代检查方法。比如过敏体质的人群,在进行肾癌排查时,MRI检查能避免因对比剂过敏带来的风险,更安全地进行检查以早期发现肾癌。
三、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
(一)尿常规
意义:尿常规检查可发现血尿等异常情况,虽然血尿不一定就是肾癌,但尿常规的异常结果能提示进一步检查的方向。对于不同性别,女性在月经期间可能会影响尿常规结果,所以非月经期间进行尿常规检查更能准确反映肾脏情况,若出现异常红细胞等情况需警惕肾癌可能。
(二)肾功能检查
意义:肾功能检查中的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可以反映肾脏的功能状态。早期肾癌患者肾功能可能无明显异常,但随着肿瘤的进展,肾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对于有慢性肾病病史的人群,本身肾功能就可能存在一定问题,此时排查肾癌时更要结合肾功能等多项检查综合判断,因为病史因素可能影响对肾癌早期表现的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