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小叶性肺炎可从增强自身免疫力(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避免接触致病原(注意环境卫生、预防呼吸道感染传播)、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慢性病患者控病情、儿童群体管基础病)、疫苗接种(接种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等方面入手。
一、增强自身免疫力
合理饮食:不同年龄段人群饮食需求不同,儿童应保证摄入富含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维生素(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橙子富含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的食物;成年人也要均衡膳食,保证营养全面。例如,每日应摄入一定量的谷类食物提供碳水化合物,维持身体能量供应。
适度运动:各年龄段人群都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运动。儿童可选择适合的户外活动,如每天进行1-2小时的奔跑、玩耍等;成年人可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等;老年人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坚持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降低小叶性肺炎的发病风险。
二、避免接触致病原
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通风换气,一般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使室内空气保持清新。对于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的人群,如老年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等,更要注重居住环境的卫生,减少空气中病原体的积聚。
预防呼吸道感染传播: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果必须前往,可佩戴口罩进行防护。尤其是儿童、老年人等免疫力相对较低的人群,更应做好防护。当周围有人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时,应尽量保持距离,减少被传染的机会。
三、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将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血糖尽量<10.0mmol/L),因为高血糖状态有利于细菌等病原体的生长繁殖,容易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高血压患者要规范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一般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稳定的血压状态有助于维持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包括肺部。
儿童群体:如果儿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例如,定期带儿童进行心脏检查,遵循医嘱服用相关药物,防止因基础疾病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而引发小叶性肺炎。
四、疫苗接种
流感疫苗: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小叶性肺炎的重要措施之一。6月龄-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应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病毒感染可诱发小叶性肺炎,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因流感导致小叶性肺炎的发生风险。
肺炎链球菌疫苗:肺炎链球菌是引起小叶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对于2岁以下婴幼儿、65岁及以上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等)的人群、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等,可根据自身情况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如23价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或13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等,有助于预防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小叶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