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时患者常出现气不够用即呼吸困难的情况,其机制包括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血管阻力增加致右心功能不全等;不同人群肺栓塞出现气不够用有不同特点,一般人群起病急,有基础疾病人群表现各异;出现气不够用怀疑肺栓塞需行D-二聚体检测、肺动脉CT造影等检查诊断并与其他疾病鉴别。
肺栓塞导致气不够用的机制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栓塞后,栓塞部位的肺组织血流减少甚至中断,而通气仍存在,导致通气/血流比例降低,使得肺泡无效腔增加,影响气体交换,进而引起缺氧,出现气不够用的感觉。例如,有研究表明,在肺栓塞患者中,约85%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而低氧血症往往会引发呼吸困难,表现为气不够用。
肺血管阻力增加,右心功能不全:肺栓塞会使肺动脉压力升高,右心需要克服更高的阻力来射血,长期如此会导致右心功能不全。右心功能不全时,会引起体循环淤血等一系列改变,同时也会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相关功能,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使患者感觉气不够用。
不同人群肺栓塞出现气不够用的特点及相关情况
一般人群
对于没有基础疾病的一般人群,肺栓塞导致的气不够用通常起病较急,可能在活动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还可能伴有胸痛、咯血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病情可能会迅速进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有基础疾病人群
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如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当发生肺栓塞时,气不够用的症状可能被基础疾病所掩盖,或者表现得更为不典型。例如,老年肺栓塞患者可能除了气不够用外,更多表现为乏力、头晕等非特异性症状,容易被忽视,从而延误诊断和治疗。
患有易栓症人群:易栓症患者体内存在凝血机制异常,发生肺栓塞的风险较高。这类人群出现气不够用的情况可能与自身的凝血状态异常导致栓塞反复发生有关,而且病情可能会反复发作,气不够用的症状也会反复出现。
妊娠及产褥期女性:妊娠及产褥期女性处于高凝状态,也是肺栓塞的高发人群。此时期出现气不够用,除了考虑肺栓塞外,还需要结合妊娠相关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妊娠及产褥期肺栓塞导致的气不够用可能会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需要及时识别和处理。
肺栓塞气不够用的诊断与鉴别
当出现气不够用时,怀疑肺栓塞时,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来明确诊断。常用的检查有D-二聚体检测、肺动脉CT造影、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等。例如,D-二聚体升高对肺栓塞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但并非特异性指标;肺动脉CT造影可以直接显示肺动脉内的栓塞情况,是诊断肺栓塞的重要影像学依据。同时,需要与其他引起气不够用的疾病进行鉴别,如支气管哮喘、肺炎、心肌梗死等。支气管哮喘引起的气不够用多有反复发作的病史,伴有喘息、哮鸣音等,支气管舒张试验等检查有助于鉴别;肺炎引起的气不够用往往伴有发热、咳嗽、咳痰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肺部炎症病灶。
总之,肺栓塞时气不够用是较为常见的表现,不同人群有其不同的特点,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肺栓塞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