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鼻息肉可通过局部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生素等药物治疗,还可采取鼻腔冲洗、避免过敏原等非药物干预措施,用药需考虑儿童年龄等因素,不同年龄段儿童生理特点有差异,有过敏病史儿童要注重规避过敏原,且良好生活方式有助于辅助治疗。
一、局部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
(一)作用机制
局部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鼻黏膜的炎症反应、水肿,从而缩小鼻息肉体积。例如,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其能显著改善儿童鼻息肉患者的鼻塞、流涕等症状。
(二)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
适用于多数儿童鼻息肉患者,尤其是轻度至中度鼻息肉患儿。但需注意,使用时应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使用,避免药物进入口腔过多。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需协助正确使用,同时要关注药物可能引起的局部刺激等不良反应,若出现严重不适需及时就医。
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一)作用机制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通过阻断白三烯的作用,减少鼻黏膜的炎症细胞浸润和水肿,对儿童鼻息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有研究显示,它能改善患儿的鼻息肉相关症状。
(二)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
适用于部分对糖皮质激素有一定反应或联合使用的儿童鼻息肉患者。在使用时要关注患儿的耐受性,不同年龄儿童的用药可能存在差异,需根据儿童具体情况合理选用。同时,要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问题。
三、抗生素
(一)作用机制
如果儿童鼻息肉伴有感染情况,使用抗生素可控制感染,从而间接减轻鼻息肉相关的炎症反应。例如,当存在细菌感染导致鼻息肉周围组织炎症加重时,抗生素能发挥作用。
(二)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
仅在明确有细菌感染证据时使用,如鼻息肉患者出现脓性分泌物增多、发热等感染表现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合理选择抗生素种类,严格遵循抗生素的使用原则,避免滥用。同时,注意观察儿童使用抗生素后的反应,如有无过敏等情况。
四、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黏膜表面的分泌物、过敏原等,减轻鼻黏膜炎症,对儿童鼻息肉的症状改善有帮助。儿童可使用专门的儿童型鼻腔冲洗器,年龄较小的儿童需在家长协助下进行,冲洗时要注意力度和体位,避免发生呛咳等情况。
(二)避免过敏原
对于由过敏因素引起鼻息肉的儿童,明确并避免接触过敏原至关重要。如常见的花粉、尘螨等过敏原,要让儿童尽量远离过敏原环境,如在花粉季节减少外出、保持室内清洁防尘螨等。这有助于减少鼻黏膜的过敏反应,从而利于鼻息肉的控制。
特殊人群提示
儿童鼻息肉患者在用药及护理过程中需特别关注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理特点不同,药物的代谢、耐受性等均有差异。例如婴幼儿用药需更加谨慎,应在医生严格评估后选择合适的药物及方法。同时,要关注儿童的生活方式,如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等,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儿童免疫力,辅助鼻息肉的治疗。对于有过敏病史的儿童,在治疗鼻息肉时更要注重过敏原的规避,因为过敏因素可能会反复诱发鼻息肉相关症状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