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疹又称痱子,是高温闷热环境下汗液不易蒸发致汗腺导管堵塞破裂引发的浅表性炎症反应,多在夏季或炎热环境工作人群中发生,有红痱、白痱、脓痱等表现,可通过环境调节、皮肤清洁、穿着适宜来预防,护理时要避免搔抓,局部处理,不同人群如婴儿、肥胖人群、老年人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婴儿要特护皮肤褶皱处等,肥胖人群要加强褶皱处清洁干燥等,老年人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等。
引发原因
环境因素:当外界气温较高(一般气温在30℃以上)、湿度较大时,人体出汗增多,若汗液不能及时蒸发,就容易引发汗疹。比如在闷热的夏季,长时间处于室内通风不良的环境中。
皮肤因素:婴儿的皮肤汗腺发育不完善,出汗后汗液不易排出;肥胖人群皮肤褶皱多,局部出汗后不易蒸发;皮肤卫生状况差,污垢容易堵塞汗腺导管,都容易诱发汗疹。
汗疹的表现
红痱:最常见,好发于腋窝、肘窝、颈、胸、背、妇女乳房下以及小儿头面部、臀部等部位。表现为成批出现圆而尖形的针头大小丘疹或丘疱疹,周围有轻度红晕,皮疹常成批出现,有轻微烧灼及刺痒感。
白痱:又称晶痱,常见于卧床不起、术后体虚、高热患者的躯干和间擦部位。为针尖至针头大小的浅表性小水疱,壁薄,清亮,周围无红晕,易破,一般无自觉症状。
脓痱:多由红痱发展而来,好发于皮肤褶皱处及小儿头颈部等。表现为在痱子顶端有针头大小浅表性小脓疱,脓疱内容常为无菌性或非致病性球菌。
汗疹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方面
环境调节:保持室内通风凉爽,可使用空调等设备将室温调节到26℃-28℃左右,湿度控制在50%-60%。
皮肤清洁:经常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洗澡时可使用温和的婴儿沐浴露或香皂,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清洁损伤皮肤屏障。对于婴儿,要及时更换潮湿的尿布。
穿着适宜:穿着宽松、透气、吸汗的棉质衣物,避免穿着紧身、不透气的衣物,尤其是在炎热天气。
护理方面
避免搔抓:汗疹会引起瘙痒,要告诫患者尤其是儿童尽量不要搔抓,以免抓破皮肤引起感染。可通过轻轻拍打皮肤来缓解瘙痒。
局部处理:对于出现汗疹的部位,可外用痱子粉、炉甘石洗剂等。如果汗疹伴有感染,出现脓疱、红肿疼痛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抗生素软膏。
不同人群汗疹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婴儿:婴儿皮肤娇嫩,汗疹更容易发生。要特别注意保持婴儿皮肤褶皱处的干燥,如颈部、腹股沟等部位。选择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洗澡后及时擦干身体。如果婴儿汗疹症状较重,如出现大片红斑、脓疱等,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不当加重病情。
肥胖人群:肥胖人群由于皮肤褶皱多,局部出汗后不易蒸发,更易发生汗疹。要注意加强皮肤褶皱处的清洁和干燥护理,可使用吸汗巾等保持局部干燥。在炎热天气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如需外出,选择凉爽时段,并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
老年人:老年人汗腺功能减退,皮肤感觉相对迟钝,发生汗疹时可能症状不典型,但仍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居住环境要保持通风凉爽,穿着舒适的衣物。如果出现汗疹相关不适,应及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必要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