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需通过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及药物治疗来管理,饮食要合理摄入热量并分配碳水化合物,运动选合适方式、时间和频率,定期监测血糖达目标范围,血糖不达标用胰岛素,高龄、有病史孕妇及胎儿情况需特殊关注。
一、饮食治疗
1.热量摄入:根据孕妇的孕前体重、孕周、活动量等因素来确定每日所需热量。一般来说,妊娠糖尿病孕妇需要保证充足的热量供应以满足自身和胎儿生长发育的需求,同时又要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例如,孕前体重正常的孕妇,孕早期热量摄入与孕前相似,孕中期和孕晚期每天每公斤体重可增加约21-33kJ(5-8kcal)。
2.碳水化合物分配: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0%-60%,要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等,避免精制糖和高糖食物。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的餐次,可分为3次主餐和2-3次加餐,这样有助于平稳血糖。
二、运动治疗
1.运动方式选择:适合妊娠糖尿病孕妇的运动方式有散步、孕妇瑜伽等。散步是比较安全且容易实施的运动方式,每天可进行3次,每次20-30分钟,速度以每分钟60-90步为宜。孕妇瑜伽则可以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有助于增强身体柔韧性和血糖控制能力,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2.运动时间和频率:运动时间最好安排在饭后1-2小时进行,此时血糖相对较高,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一般每周运动3-5次,要根据孕妇的身体状况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三、血糖监测
1.监测频率:孕妇需要定期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等。一般建议每天监测空腹血糖1次,餐后2小时血糖3-4次。通过血糖监测可以及时了解血糖控制情况,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2.血糖控制目标:空腹血糖应控制在3.3-5.3mmol/L,餐后1小时血糖不超过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6.7mmol/L。不同孕周和个体情况可能会有细微差异,但总体要将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范围。
四、药物治疗
1.胰岛素使用:如果通过饮食和运动治疗后血糖仍不能达标,就需要考虑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胰岛素是妊娠糖尿病控制血糖的重要药物,因为口服降糖药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胰岛素的使用需要根据血糖监测结果由医生进行个体化调整,要确保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同时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特殊人群提示
1.孕妇年龄因素:对于高龄孕妇(年龄≥35岁),妊娠糖尿病的管理更为严格,因为高龄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更高。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血糖、加强饮食和运动管理,并且可能需要更早地考虑胰岛素治疗。
2.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孕妇:既往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发生妊娠糖尿病的风险较高,需要在孕前进行评估,孕期加强血糖监测和管理。在孕期要注意体重的合理增长,避免体重增长过多加重血糖控制的难度。
3.胎儿情况:要密切关注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通过超声等检查监测胎儿的大小、羊水等情况。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导致胎儿过大、胎儿生长受限等不良情况,所以良好的血糖控制对于保障胎儿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