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性鼻炎是鼻黏膜慢性炎症,环境、气候、不良习惯是病因,有鼻内干燥、出血、鼻塞、刺痒等表现,通过体格检查和病史询问诊断,治疗需改善环境、冲洗鼻腔等,预防要注意鼻腔清洁等,儿童、老人及有基础病者有特殊注意事项。
病因
环境因素:长期处于干燥、粉尘多的环境中,如在沙漠地区生活、长期处于工厂粉尘环境工作等,鼻黏膜容易受到刺激和损伤,引发干燥性鼻炎。例如,在沙尘天气较多的地区,空气中大量的沙尘颗粒会频繁刺激鼻黏膜,导致其水分流失加快,防御功能下降。
气候因素:干燥、寒冷的气候会影响鼻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比如在冬季,空气湿度低且气温寒冷,鼻黏膜的血管收缩,腺体分泌减少,从而容易出现干燥性鼻炎的症状。
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吸烟、过度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对鼻黏膜造成损害。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影响鼻黏膜的血液循环和腺体分泌,饮酒过量也可能干扰鼻黏膜的正常代谢,增加患干燥性鼻炎的风险。
临床表现
鼻内干燥感:患者通常会自觉鼻腔内干燥,尤其是在空气干燥的环境中,这种干燥感会更加明显,可能会频繁使用清水冲洗鼻腔来缓解不适。
鼻出血:由于鼻黏膜干燥,血管脆性增加,轻微的刺激如擤鼻、挖鼻等都可能导致鼻出血,出血量一般较少,但有时也可能较为明显。
鼻塞:鼻黏膜干燥可能会引起鼻黏膜腺体分泌减少,鼻腔内分泌物结痂,从而导致鼻塞,患者会感觉呼吸不畅。
鼻内刺痒感:干燥的鼻黏膜会使患者产生鼻内刺痒感,患者可能会不自觉地揉鼻、挖鼻来缓解这种不适,但这又会进一步加重鼻黏膜的损伤。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前鼻镜检查,可以观察到鼻黏膜干燥、变薄,鼻腔内有少量分泌物或痂皮,一般没有鼻甲萎缩的表现。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生活环境、职业接触情况、生活习惯等,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引发干燥性鼻炎的相关因素。
治疗与预防
治疗:首先要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保持室内合适的湿度和温度。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以保持鼻腔湿润,清除鼻腔内的痂皮和分泌物。对于有鼻内刺痒感等症状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保湿的鼻用制剂。
预防:平时要注意保持鼻腔清洁,避免长期处于干燥、粉尘多的环境中,戒烟限酒,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橙子、菠菜等,以维持鼻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的鼻黏膜较为娇嫩,家长要注意为儿童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让儿童长时间处于干燥、污染的环境中。如果儿童出现鼻内干燥、鼻出血等症状,要及时带儿童就医,避免自行给儿童使用不恰当的鼻腔护理产品。
老年人:老年人鼻黏膜的功能有所减退,更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患上干燥性鼻炎。老年人要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当出现鼻腔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治疗和护理。
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由于自身代谢等方面的问题,鼻黏膜的修复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更容易发生干燥性鼻炎。这类人群除了要注意改善鼻腔环境外,还需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促进鼻黏膜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