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有特定症状表现,如呼吸困难(约80%,突发、程度不一)、胸痛(约70%,包括胸膜炎性胸痛或心绞痛样胸痛)、咯血(多为小量,24小时内发生);体征有呼吸急促、发绀、肺部啰音、心动过速、血压变化、发热等;不同危险因素人群表现有特点,有静脉血栓病史者复发风险高且表现不典型,长期卧床者表现易被掩盖,妊娠及产褥期女性因生理变化表现不同。
胸痛:也是常见症状,约占70%,包括胸膜炎性胸痛或心绞痛样胸痛。胸膜炎性胸痛多为胸膜受累引起,疼痛部位不固定;心绞痛样胸痛则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疼痛性质较为剧烈,类似心绞痛表现。不同性别肺栓塞患者胸痛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因身体状态不同对胸痛的感知略有不同。
咯血:常为小量咯血,大咯血少见,多在肺栓塞后24小时内发生,是肺栓塞累及肺组织,导致肺组织缺血、坏死,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对于有咯血症状的患者,需警惕肺栓塞的可能,尤其是有相关危险因素的人群。
体征表现
呼吸系统体征:呼吸急促较为常见,频率可增快至每分钟20次以上;发绀,即口唇、甲床等部位出现青紫,是由于缺氧导致;肺部可闻及哮鸣音和(或)细湿啰音,哮鸣音是因气道痉挛或狭窄引起,细湿啰音多为肺组织淤血、渗出所致。不同年龄患者体征表现有差异,儿童呼吸频率本身较快,肺栓塞时呼吸急促可能更易被发现;老年人肺部基础疾病多,啰音等体征可能不典型。
循环系统体征:心动过速,心率可增快至每分钟100次以上;血压变化,可出现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发生休克,这是因为肺栓塞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右心后负荷增加,心输出量减少,进而影响血压。不同性别在循环系统体征上无本质差异,但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状态下,循环系统本身有变化,肺栓塞时可能加重循环系统紊乱。
其他体征:可有发热,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是机体对肺组织损伤的一种炎症反应。
不同危险因素人群的表现特点
有静脉血栓病史人群:这类人群肺栓塞复发风险较高,临床表现可能相对更不典型,因为其机体对血栓相关的病理生理变化可能有一定适应性,但一旦发生肺栓塞,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可能反复出现或加重。例如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的患者,再次发生肺栓塞时,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比首次发作时更严重,恢复更慢。
长期卧床人群:如术后长期卧床患者,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可能被长期卧床的一些其他症状所掩盖,呼吸困难可能被误认为是长期卧床导致的气短,胸痛可能被忽视,需要医护人员提高警惕,仔细观察患者的呼吸、循环等体征变化。老年人长期卧床风险更高,其心肺功能储备差,肺栓塞发生时病情进展可能更快,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妊娠及产褥期女性:妊娠及产褥期女性是肺栓塞的高危人群,临床表现除了常见的呼吸困难、胸痛等,可能因妊娠生理变化而有不同表现。例如妊娠中晚期子宫增大,可能影响呼吸运动,使呼吸困难症状更明显;产褥期女性身体处于恢复阶段,血液高凝状态持续,肺栓塞发生时体征可能不典型,需要结合妊娠相关因素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