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可致局部出现疼痛不适(部位在会阴部等、性质为胀痛等)、排尿异常(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分泌物;全身有精神神经症状(乏力、焦虑抑郁)及少数患者低热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相关基础病史等会影响症状呈现。
一、局部症状
(一)疼痛不适
1.部位:主要集中在会阴部、下腹部、耻骨上区、腰骶部等部位,不同患者疼痛部位可能有所差异,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表述不清,多表现为哭闹不安等。成年男性可较明确指出疼痛区域,生活方式久坐、憋尿等可能加重局部充血,导致疼痛加剧。有慢性病史的患者可能因长期炎症刺激,疼痛相对顽固。
2.性质:多为胀痛、隐痛、坠痛等,疼痛程度个体差异较大,部分患者疼痛较轻,仅为间歇性不适,而有些患者疼痛较为剧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
(二)排尿异常
1.尿频:排尿次数明显增多,白天排尿次数可大于8次,夜间排尿次数大于2次。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排尿频率增加,难以准确表达时可能出现频繁蹲坐等表现。成年男性若存在不良生活方式如大量饮水、饮酒等可能加重尿频症状,有基础病史如糖尿病等可能影响排尿功能,导致尿频情况复杂。
2.尿急:有强烈的排尿欲望,很难控制,常突然有尿意,需立即排尿,否则可能出现尿失禁情况。女性患者在慢性前列腺炎影响下,也可能出现尿急症状,与男性机制类似,均与前列腺炎症刺激膀胱有关。
3.尿痛:排尿时尿道有烧灼感、刺痛感等。炎症刺激尿道黏膜,导致黏膜敏感性增高,排尿时尿液通过尿道引起疼痛。不同年龄患者对尿痛的感受和表述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排尿时哭闹、拒尿等,成年男性可明确诉说尿道疼痛。
(三)尿道分泌物
部分患者可出现尿道少量白色分泌物,多在晨起时发现尿道口有黏液性或糊状分泌物,称为尿道滴白。这是由于前列腺炎症导致腺液分泌增加,在排尿终末或晨起时因盆底肌肉收缩,压迫前列腺排出分泌物。不同年龄人群,分泌物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出现尿道分泌物需警惕其他感染性疾病可能,需进一步排查。
二、全身症状
(一)精神神经症状
1.乏力:患者常感全身疲倦、没力气,影响日常活动和工作学习。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表现为活动减少、嗜睡等。成年男性若长期处于慢性前列腺炎状态,加上工作生活压力等因素,乏力症状可能更明显。有基础病史如贫血等患者,乏力表现可能被掩盖或加重。
2.焦虑、抑郁:部分患者会出现情绪方面的改变,如焦虑、抑郁等。慢性疾病的长期困扰,加上排尿不适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容易导致心理问题。女性患者在家庭和社会角色影响下,心理状态可能更易受慢性前列腺炎影响,出现焦虑抑郁的概率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有心理病史的患者,慢性前列腺炎可能成为诱发或加重心理问题的因素。
(二)其他全身表现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7.5℃左右,很少超过38℃。这是由于炎症反应引起的吸收热。儿童患者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低热时可能表现为面色潮红、哭闹不安等,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有免疫病史的患者,低热可能与自身免疫状态有关,需综合评估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