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与过敏性鼻炎在发病原因、症状表现、体征特点、辅助检查、病程及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可通过综合这些方面来区分两者,以采取合适干预措施,慢性鼻炎多由急性鼻炎反复发作等引起,有鼻塞、流涕等症状,鼻黏膜有相应表现,病程长易复发;过敏性鼻炎由接触过敏原介导,有阵发性喷嚏等典型症状,鼻黏膜苍白水肿等,避免接触过敏原规范治疗可控制症状,接触过敏原易复发。
一、发病原因
慢性鼻炎:多由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如鼻腔解剖结构异常、邻近器官的慢性炎症等)引起,全身性慢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等)、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等也可导致。不同年龄人群发病原因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与腺样体肥大等有关,成年人可能与职业长期接触粉尘等刺激性物质相关。
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常见过敏原如花粉(春秋季高发,不同花粉类型有特定高发季节和地区差异)、尘螨(常年存在,在室内阴暗潮湿处较多)、动物皮屑等。具有一定遗传倾向,有过敏家族史的人群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二、症状表现
慢性鼻炎:主要症状为鼻塞,呈间歇性或持续性,间歇性鼻塞一般白天、劳动或运动时减轻,夜间、静坐或寒冷时加重;持续性鼻塞则轻重不一。鼻涕多为黏液性或黏脓性,可伴有嗅觉减退、头痛、头昏等症状。不同年龄患者症状可能有不同表现形式,儿童可能因鼻塞出现张口呼吸、睡眠打鼾等情况。
过敏性鼻炎:典型症状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和鼻塞。喷嚏每天数次阵发性发作,每次多于3个,多在晨起、夜晚或接触过敏原后立刻发作;清水样鼻涕量较多;鼻痒程度轻重不一;鼻塞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部分患者可伴有眼痒、流泪等眼部症状。
三、体征特点
慢性鼻炎:检查可见鼻黏膜慢性充血、肿胀,下鼻甲肿胀,表面光滑,对血管收缩剂反应尚好;或鼻黏膜肥厚,下鼻甲呈桑椹样改变,对血管收缩剂反应较差。
过敏性鼻炎: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下鼻甲尤为明显,鼻腔内有大量清水样分泌物;发作期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四、辅助检查
慢性鼻炎:前鼻镜检查可初步了解鼻腔情况,必要时可行鼻内镜检查更清晰观察鼻腔内部结构及黏膜情况,还可进行鼻窦CT检查,了解鼻窦有无病变等情况。
过敏性鼻炎:皮肤点刺试验可检测患者对常见过敏原的过敏情况;血清特异性IgE检测也有助于明确过敏原;鼻激发试验是诊断过敏性鼻炎的“金标准”,但操作相对复杂。
五、病程及预后
慢性鼻炎: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若能积极去除病因,部分患者可缓解,但如病因持续存在则易迁延不愈,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尤其是长期鼻塞可能导致睡眠呼吸障碍等问题。
过敏性鼻炎:若能避免接触过敏原,规范治疗,症状可得到较好控制;但若接触过敏原,易复发。儿童患者随着年龄增长,部分可能有自愈倾向,但也有部分会持续至成年。
总之,通过发病原因、症状表现、体征特点、辅助检查等多方面可对慢性鼻炎与过敏性鼻炎进行区分,在临床诊断中需综合各项信息准确判断,以便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