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唇癌,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避免紫外线过度暴露,外出选合适时段、用防晒用品;戒除吸烟酗酒不良嗜好,吸烟者戒烟、酗酒者限酒;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正确刷牙、饭后漱口、定期检查洗牙;定期自我检查唇部,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富含抗氧化营养素的食物,维持唇部黏膜正常功能。
措施:外出时使用遮阳伞、戴宽边帽子,尽量选择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紫外线最强时段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涂抹具有高防晒系数(SPF≥30)且能防护UVA和UVB的防晒霜,且每隔2-3小时补涂一次。
戒除不良嗜好
吸烟
原因:烟草燃烧产生的多种有害物质,如多环芳烃、亚硝胺等,会直接接触唇部,长期刺激唇部黏膜,导致黏膜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增加唇癌发生概率。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唇癌发病风险明显升高。
措施:吸烟者应积极戒烟,可通过逐渐减少吸烟量、使用戒烟辅助工具(如尼古丁贴片、口香糖等)以及寻求心理支持等方式来实现戒烟目标,以降低唇癌发生风险。
酗酒
原因:酒精会刺激唇部黏膜,长期大量饮酒会破坏唇部黏膜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功能,使黏膜处于易受损伤和癌变的状态。酒精还可能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间接增加患癌风险。
措施:有酗酒习惯者应控制饮酒量,男性每天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逐渐减少饮酒频率和量,直至戒除酗酒习惯。
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原因:口腔卫生状况差会导致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滋生,长期刺激唇部及口腔黏膜,容易引发炎症,而慢性炎症长期不愈可能诱发唇癌。例如,牙菌斑长期堆积,其中的细菌产生的毒素会不断刺激唇部周围组织。
措施: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饭后及时漱口,清除食物残渣;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洗牙,一般每年至少洗牙1-2次,及时清除牙石和菌斑,维护口腔清洁环境。
定期自我检查唇部
原因:早期发现唇部的异常变化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唇癌,提高治愈率。不同人群都应关注唇部情况,儿童若唇部出现不明原因的长期不愈的红斑、肿块等要及时就医;成年人应定期自我检查,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唇部发生病变的几率可能增加;老年人唇部皮肤和黏膜更易出现问题,更需密切关注。
措施:对着镜子,仔细观察唇部的颜色、形态、有无肿块、溃疡、白斑等异常情况。观察唇部两侧是否对称,有无新出现的红斑、丘疹,溃疡面是否边缘不整齐、经久不愈等。一旦发现唇部有异常变化,应及时到口腔科或肿瘤科就诊,进行进一步检查。
均衡饮食
原因:饮食中缺乏某些营养素会影响唇部黏膜的正常功能和修复。例如,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黏膜上皮角化,增加唇癌发生风险;缺乏维生素C会使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不利于唇部组织的修复和抵御外界损伤。
措施:保证饮食多样化,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等抗氧化营养素的食物。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胡萝卜、南瓜等;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有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等;维生素E丰富的食物有坚果、植物油等。同时,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保持饮食均衡,维持唇部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