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会带来多方面风险,包括微血管并发症风险增加,如视网膜微血管可能早期改变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升高;大血管并发症潜在风险,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因血脂异常等升高,不同性别及生活方式有影响;肾脏并发症有早期迹象,如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轻度升高,有家族史和年龄大的风险更高;神经病变有早期隐患,有感觉异常等表现且不同年龄、女性情况有差异。
一、微血管并发症风险增加
糖尿病前期时,机体的糖代谢已出现异常,虽然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已对微血管产生一定影响。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视网膜微血管可能已出现改变,如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数量减少等,这种微血管的早期病变若未得到有效干预,随着病情进展为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会显著升高。对于有糖尿病前期病史的人群,尤其是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空腹血糖在6.1~7.0mmol/L,或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的个体,其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发生率较正常人群明显增加。
二、大血管并发症潜在风险
1.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糖尿病前期时,血脂代谢也常伴随异常,表现为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这些异常的血脂谱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例如,升高的甘油三酯会沉积在血管壁,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进而引发炎症反应,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研究发现,糖尿病前期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较正常人群增厚,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指标之一。不同性别在糖尿病前期阶段,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都处于升高态势,男性和女性糖尿病前期患者发生冠心病等大血管病变的潜在风险均高于正常人群。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会进一步升高,因为缺乏运动不利于血脂的代谢和血管内皮功能的维持。
三、肾脏并发症早期迹象
糖尿病前期对肾脏也有一定影响,可出现早期肾脏损害的迹象。如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可能轻度升高,正常情况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小于20μg/min,而糖尿病前期患者可能会达到20~200μg/min,提示肾小球滤过膜已出现轻微损伤。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糖尿病前期人群,肾脏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相对更高,因为遗传因素会增加肾脏对高血糖等代谢异常的易感性。年龄较大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肾脏功能本身随着年龄增长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此时高血糖等因素对肾脏的损伤会更易显现出来,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肾脏相关指标。
四、神经病变早期隐患
糖尿病前期可能会出现神经病变的早期表现,如轻微的感觉异常,像手脚麻木、刺痛等症状。这是因为高血糖会影响神经细胞的代谢和神经纤维的功能。不同年龄的糖尿病前期患者,神经病变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年轻人可能更多表现为轻微的感觉过敏,而老年人可能更易出现感觉减退等情况。女性糖尿病前期患者在妊娠相关的代谢变化影响下,神经病变的发生风险可能会有一定波动,但总体仍处于升高状态,需要关注自身神经功能的变化,如出现手脚感觉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