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的处理及相关注意事项:鼻出血时先保持冷静,采取坐位或半卧位、按压止血等一般处理;止血无效等需就医,医生会用烧灼法、填塞法等局部止血;针对空气干燥、过敏性鼻炎、高血压等不同原因分别处理;儿童鼻出血要防挖鼻等,老年人要警惕相关疾病且注意身体评估与生命体征观察。
一、一般处理
1.保持冷静:发生鼻出血时,患者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因为紧张可能会使血压升高,导致出血加剧。
2.体位调整:患者应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头部稍向前倾,这样可以防止血液流入咽部引起呛咳,同时也能减少血液向后流到鼻腔后部。儿童发生鼻出血时,可让其坐着,头略向前倾。
3.按压止血:用手指捏住两侧鼻翼,持续按压5-10分钟,同时可以用冷水毛巾敷前额和后颈,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
二、就医处理
1.医院检查:如果自行按压止血无效或鼻出血频繁、出血量较大,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检查,如前鼻镜检查、鼻内镜检查等,以明确鼻出血的部位和原因。对于儿童,医生还会注意是否有鼻腔异物等情况。
2.局部止血方法
烧灼法:对于出血点明确的患者,医生可能会采用化学药物(如硝酸银)或电灼、激光、射频等方法烧灼出血点,使血管凝固止血。这种方法适用于反复少量出血且能找到明确出血点的情况。
填塞法:如果出血较剧烈、出血部位不明确或找不到明显出血点,医生可能会采用填塞的方法。常用的有凡士林纱条填塞、膨胀海绵填塞等。对于儿童,应尽量选择对鼻腔刺激小、相对温和的填塞材料。
三、针对不同原因的处理
1.空气干燥:春季空气相对干燥,鼻腔黏膜容易干燥破裂出血。可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为宜。同时,让患者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保持鼻腔黏膜的湿润。
2.过敏性鼻炎:春季花粉等过敏原增多,容易引发过敏性鼻炎,患者会因鼻痒、打喷嚏而揉鼻,导致鼻腔黏膜损伤出血。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可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等,但儿童使用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控制症状。如果因过敏导致鼻黏膜水肿、出血,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3.高血压:春季血压波动较大,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鼻出血。高血压患者应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保持血压稳定。如果因血压高导致鼻出血,在积极止血的同时,要密切监测血压并调整降压治疗方案。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尤其要注意,应定期测量血压,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鼻出血较为常见,多与挖鼻、鼻腔异物等有关。家长要注意教育儿童不要挖鼻,发现儿童鼻出血时,按照上述一般处理方法进行初步处理,若不能止血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儿童的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鼻出血的发生风险。
2.老年人:老年人鼻出血要警惕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老年人发生鼻出血后,除了积极止血外,要全面评估身体状况,检查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老年人的生命体征,因为老年人对失血的耐受性较差,少量失血也可能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