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分急性和慢性。急性大多可愈但婴幼儿、老年人等需重视,慢性有轻有重且可致并发症。儿童患支气管炎症状明显、易气道梗阻;老年人反应低、易痰液堵塞且诱发基础病;孕妇患支气管炎用药需谨慎,轻度可非药物缓解,重时遵医嘱用药并避刺激。
分类
急性支气管炎:起病较急,通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之后出现咳嗽,起初为干咳,随后有痰。可伴有发热,体温可高可低,一般3-5天降至正常。全身症状较轻,可伴有乏力、头痛等。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主要特征。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早期症状轻微,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晚期炎症加重,症状可常年存在。
支气管炎是否严重
急性支气管炎:大多数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可以痊愈,病情一般不严重。但如果患者是婴幼儿,由于其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后病情可能进展较快,需要密切观察。例如,婴幼儿患急性支气管炎时,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发绀等症状,相对成人来说病情变化更需重视。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本身有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脏病等的老年人,急性支气管炎可能诱发基础疾病加重,如导致心力衰竭等,此时病情就较为严重。
慢性支气管炎:病情有轻有重。早期病情较轻时,对患者生活影响不大,可能仅在受凉感冒后出现咳嗽、咳痰增多。但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慢性咳嗽、咳痰加重,逐渐出现喘息、气促,影响患者的肺功能,导致活动耐力下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长期的慢性支气管炎还可能引发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此时病情较为严重,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现右心衰竭,表现为下肢水肿、肝大、颈静脉怒张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不同人群患支气管炎的特点及应对
儿童:儿童患支气管炎时,症状可能相对成人更明显。幼儿不会咳痰,多经咽部咽下。婴儿支气管炎常表现为起病急、发热(体温可高达38-39℃甚至更高)、咳嗽频繁,随后出现喘息,可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由于儿童的呼吸道较窄,炎症时易出现气道梗阻,所以要特别注意观察呼吸情况。如果儿童患支气管炎,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给儿童补充水分,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体温和呼吸等情况,一旦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老年人:老年人患支气管炎时,机体反应性较低,发热不明显,可仅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等精神症状。咳嗽无力,痰液不易咳出,容易导致痰液堵塞气道,引起呼吸困难。老年人多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支气管炎可能诱发这些基础疾病发作。所以老年人患支气管炎时,家属要帮助老人定期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同时要关注老人的基础疾病控制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送医。
孕妇:孕妇患支气管炎需要谨慎对待。用药需要特别注意,很多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如果是轻度的支气管炎,可通过多饮水、多休息等非药物方式缓解症状。但如果病情较重,出现高热、剧烈咳嗽等情况,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孕妇患支气管炎时,要注意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等,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