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预防老年性耳聋需从多方面入手,避免噪声暴露、合理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进行听力检查、避免滥用耳毒性药物,老年人和有家族耳聋史人群需特别注意相关事项。
一、避免噪声暴露
具体措施:尽量减少处于高强度噪声环境的时间,例如避免长时间待在工厂车间、迪厅等噪声超过85分贝的场所。如果因工作等原因无法避免噪声环境,应佩戴专业的降噪耳塞或耳罩。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85分贝以上的噪声中,会显著增加老年性耳聋的发生风险,噪声会损伤内耳的毛细胞等结构,影响听力。
二、合理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要通过饮食控制(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盐摄入,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度运动(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等)以及按医嘱规范服用降压药物等方式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高血压会导致内耳血管痉挛、缺血,长期可损伤内耳结构,影响听力。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包括饮食管理(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等)、规律运动和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如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使血糖稳定在合适范围(空腹血糖一般控制在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l/L)。高血糖会引起内耳神经纤维变性、微血管病变等,进而影响听力。
三、健康的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多吃富含维生素C、E的食物,像橙子、坚果等,它们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保护内耳细胞;摄入富含锌的食物,如海鲜、瘦肉等,锌对维持内耳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
适度运动:进行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包括内耳的血液循环,为内耳细胞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维持内耳的正常功能。
四、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检查频率:5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听力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听力变化。对于有家族性耳聋遗传倾向、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患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更要密切关注听力状况,可每半年进行一次听力检查。通过听力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轻度的听力损失,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五、避免滥用耳毒性药物
常见耳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等)、某些抗肿瘤药物(顺铂等)、袢利尿剂(呋塞米等)等。在使用这些药物前,应详细告知医生自己的健康状况,特别是听力情况。如果必须使用耳毒性药物,要密切监测听力变化,一旦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就医。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损伤内耳的毛细胞或听觉神经,导致听力下降甚至耳聋。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更要注重上述各项预防措施的落实。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留意自己的听力变化,一旦发现听力有下降趋势,不要忽视,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
有家族耳聋史人群:除了遵循上述一般预防措施外,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定期进行听力检查,甚至可以进行基因检测等相关检查,了解自身是否携带耳聋相关基因,以便更早地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