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由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不同人群有不同症状表现及特点,儿童起病急易高热惊厥、呼吸困难早明显,老年人临床表现不典型,青壮年典型症状相对明显,均需关注不同表现及时应对。
发热:多为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部分患者可呈稽留热型,即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这是因为细菌感染人体后,作为致热原刺激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例如,有研究显示,在大叶性肺炎患者中,约80%以上会出现高热表现。
咳嗽:初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咳出白色黏液痰或带血丝痰,随着病情进展,可咳出黏液血性痰或铁锈色痰,这是由于肺泡内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破坏后,血红蛋白转化为含铁血黄素所致。不同年龄段患者咳嗽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咳嗽可能相对更剧烈,且由于儿童呼吸道纤毛运动功能不完善,排痰相对困难;老年患者咳嗽可能相对较轻,但病情变化可能更隐匿。
咳痰:咳痰特点如上述,铁锈色痰是大叶性肺炎较具特征性的表现之一,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约30%-50%的患者可出现。痰液的性状和量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变化,在病情恢复期,痰液量会逐渐增多,质地变稀。
胸痛:多为患侧胸部刺痛,咳嗽或深呼吸时加剧,疼痛可放射至肩部或腹部。这是因为炎症累及胸膜,引起胸膜炎症性反应,当胸廓运动时,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相互摩擦导致疼痛。不同性别患者胸痛感受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时期,可能因身体整体状态不同,对胸痛的敏感度略有不同。
呼吸困难:主要是由于肺部炎症导致肺部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换气功能障碍引起。患者可表现为呼吸急促,频率加快,严重时可出现鼻翼扇动、发绀等表现。婴幼儿患者由于呼吸储备功能较差,发生呼吸困难时症状可能更明显,如出现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等。
全身症状:患者还可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儿童患者可能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哭闹不安、拒食等表现;老年患者全身症状可能更突出,且容易出现意识障碍等情况,需密切关注。
不同人群的表现特点及应对
儿童:儿童大叶性肺炎起病较急,除上述典型症状外,可能更易出现高热惊厥,这是因为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高热时容易诱发。另外,儿童的呼吸道较狭窄,呼吸困难症状可能更早出现且更明显,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的呼吸频率、面色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老年人:老年人大叶性肺炎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发热可能不明显,甚至体温正常,而以意识障碍、呼吸急促、食欲不振等非典型症状为主要表现。这是由于老年人机体反应性低下,对感染的炎症反应不强烈。所以对于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精神状态改变、呼吸频率改变等情况,要高度警惕大叶性肺炎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如胸部X线或CT等,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青壮年:青壮年患者大叶性肺炎典型症状相对较明显,起病前多有受凉、劳累等诱因,发病较急,上述高热、咳嗽、胸痛等症状较为典型,但也需注意个体差异,部分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仍需通过辅助检查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