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分为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支气管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等类型,不同人群感染特点不同,儿童症状重且变化快,老年人恢复慢易并发其他病,孕妇需关注病毒对胎儿影响及用药谨慎,有基础疾病人群病情易加重难控制。
普通感冒:又称“伤风”,多由鼻病毒引起,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
病毒性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
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和灼热感,疼痛不持久,也不突出。当有咽下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咳嗽少见。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时可有发热和乏力。
病毒性喉炎:多由鼻病毒、流感病毒甲型、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
病毒性支气管炎: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咳嗽、无痰或痰呈黏液性,伴有发热和乏力。其他症状常有声嘶、非胸膜性胸骨下疼痛。可闻及干性或湿性啰音。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好发于夏季,多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1周。查体可见咽部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
咽结膜热: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常发生于夏季,可在儿童集体机构中流行。临床表现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
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有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查体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不同人群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特点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症状可能相对较重,且变化较快。例如,可能更容易出现高热,甚至引发惊厥。在体征上,咽部充血可能更为明显,而且由于儿童鼻腔相对狭窄,鼻塞症状可能对呼吸和进食产生较大影响,同时儿童的咳嗽反射相对较弱,痰液不易排出。
老年人: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恢复相对较慢,且容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老年人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发热可能不明显,而以乏力、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非典型症状为主。
孕妇:孕妇在妊娠期间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需要特别关注,某些病毒感染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如流感病毒感染可能与胎儿畸形等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孕妇用药也需要谨慎,因为许多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所以在治疗上需要权衡利弊。
有基础疾病人群: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病情容易加重,且控制较为困难。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能因呼吸道感染导致呼吸困难加重,糖尿病患者可能因感染导致血糖波动增大,增加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