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有一般处理、局部处理、就医情况及预防注意事项。一般处理要保持冷静、调整体位、按压止血;局部处理可冷敷、药物滴鼻;频繁大量出血、伴其他症状或儿童反复出血要就医;预防需保持鼻腔湿润、避免挖鼻、控制基础疾病。
一、鼻出血的一般处理方法
1.保持冷静:发生鼻出血时,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因紧张而导致血压升高,使鼻出血加剧。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情绪过度紧张都可能影响止血过程。对于儿童,家长要安抚其情绪,让孩子不要惊慌哭闹,因为哭闹可能会加重鼻出血。
2.体位调整
坐位或半卧位:让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头部稍向前倾,这样可以防止血液流入咽部引起呛咳,也能避免血液向后流入喉部导致呼吸困难。对于儿童,可让其坐在家长腿上,身体前倾。
避免仰卧位:不要让患者仰卧,因为仰卧时血液容易流到咽部,甚至可能被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风险。
3.按压止血
手指按压:用手指捏紧双侧鼻翼,持续按压5-10分钟,利用鼻翼压迫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来达到止血目的。对于儿童,家长可以用拇指和食指紧紧捏住孩子的双侧鼻翼。按压时要注意力度适中,持续一段时间,不要频繁松开查看是否止血。
二、局部处理方法
1.冷敷:可以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前额和鼻部,通过冷敷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冷敷对于成人和儿童都适用,儿童可以用冰袋裹上毛巾后敷在额头和鼻部,每次冷敷15-20分钟,可重复使用。
2.药物滴鼻:如果有麻黄碱滴鼻液等收缩血管的药物,可以用其滴鼻,收缩鼻腔黏膜血管,从而起到辅助止血的作用。但需要注意药物的使用禁忌,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要谨慎使用,儿童使用时更要严格遵循相关要求。
三、就医情况
1.频繁或大量鼻出血:如果鼻出血频繁发作,或者一次鼻出血的量较大,经过上述初步处理后仍不能止血,应及时就医。例如,成人一次鼻出血超过100毫升,儿童一次鼻出血超过50毫升且止血困难时,需尽快前往医院。
2.伴随其他症状:如果鼻出血伴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可能是出血较多导致贫血或休克的前兆,应立即就医。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患者鼻出血且血压控制不佳时,也需要及时就医调整血压并处理鼻出血。
3.儿童鼻出血特殊情况:儿童鼻出血如果反复发生,或者出血量较多且不易止住,要警惕是否有鼻腔异物、血液系统疾病等情况,应及时带儿童就医检查。
四、预防鼻出血的相关注意事项
1.保持鼻腔湿润:在干燥的季节,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空气湿度,也可以用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保持鼻腔黏膜湿润,防止鼻腔黏膜干燥破裂出血。对于儿童,要注意室内湿度的适宜,一般保持在40%-60%为宜。
2.避免挖鼻:教育儿童不要随意挖鼻,成人也应避免频繁挖鼻,因为挖鼻容易损伤鼻腔黏膜,导致鼻出血。儿童好奇心强,家长要引导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用手指或其他物品抠挖鼻腔。
3.控制基础疾病: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控制病情。高血压患者要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因为血压波动过大容易导致鼻腔血管破裂出血;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高血糖状态下也不利于鼻腔黏膜的修复,容易增加鼻出血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