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正常2-6岁增生旺盛、10岁后渐萎缩,判断腺样体肥大可依症状及相关检查,非药物干预有观察等待、控制过敏、鼻腔护理,药物治疗针对感染和炎症,手术指征为严重梗阻等,术后需鼻腔护理等,不同人群有特殊情况,如婴幼儿、学龄儿童、特殊病史儿童各有其需关注之处。
一、腺样体肥大的判断
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部的淋巴组织,正常情况下2-6岁时增生旺盛,10岁以后逐渐萎缩。如果孩子出现长期鼻塞、张口呼吸、睡眠时打鼾、听力下降等症状,需考虑腺样体肥大可能,可通过鼻内镜检查、鼻咽侧位X线或CT等检查明确诊断。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观察等待:对于轻度腺样体肥大且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较轻的儿童,尤其是腺样体处于生理性增生阶段的2-6岁儿童,可先采取观察等待的策略,因为部分儿童的腺样体可随年龄增长自行萎缩。在此期间需密切关注孩子的症状变化,如呼吸情况、睡眠状况等。
控制过敏因素:如果孩子合并过敏性鼻炎等过敏相关疾病,要积极控制过敏。例如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若明确对某种食物过敏,需避免食用该食物。过敏得到控制后,腺样体肥大相关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因为过敏反应可能会加重腺样体的肿胀。
鼻腔护理: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分泌物,减轻鼻腔黏膜肿胀,改善鼻腔通气。对于儿童,可选择儿童专用的鼻腔冲洗器,操作时要注意力度和方法,避免损伤鼻腔黏膜。
三、药物治疗情况
针对感染因素:如果腺样体肥大是由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引起,且合并细菌感染,可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但需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指征,避免滥用。
减轻炎症反应:对于有鼻塞、流涕等症状的患儿,可短期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它可以减轻鼻腔炎症反应,缩小腺样体体积,但使用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关注药物可能的副作用,如局部刺激等。
四、手术治疗指征及注意事项
手术指征:当腺样体肥大导致严重的呼吸道梗阻,出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如身高、智力等);或者引起反复的中耳炎、鼻窦炎等并发症,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是腺样体切除术,可通过鼻内镜下手术,创伤较小。
术后注意事项:对于接受手术的患儿,术后要注意鼻腔护理,继续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保持鼻腔清洁。同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出血情况、疼痛情况等,饮食上术后初期宜选择温凉、细软的食物,避免食用过热、过硬、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刺激手术部位。
五、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
婴幼儿:婴幼儿腺样体肥大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由于其鼻腔狭窄,呼吸道梗阻症状可能更明显,需更加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必要时尽早干预。在护理方面要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仰卧位睡眠加重呼吸道梗阻。
学龄儿童:学龄儿童腺样体肥大可能会影响学习和生活质量,如因夜间睡眠不好导致白天注意力不集中等。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其学业和心理状态,帮助孩子适应治疗过程中的一些变化。
特殊病史儿童:对于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儿童,在考虑药物或手术治疗时,要充分评估治疗方案对基础疾病的影响,如手术风险等,需多学科会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