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炎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急性起病局部症状明显,慢性多由不良因素致症状相对持续较轻;喉癌多见于50-70岁男性,症状因癌肿部位而异,长期吸烟饮酒等是重要危险因素。通过喉镜检查(间接、直接、纤维、电子喉镜)、影像学检查(颈部X线、CT、MRI)及病理活检可区分咽喉炎与喉癌,出现咽喉不适持续不缓解等应及时就医检查。
年龄与性别: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急性咽喉炎常因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起病较急,局部症状主要有咽部干燥、灼热、疼痛、吞咽痛等,疼痛可放射至耳部,还可伴有咳嗽等症状;慢性咽喉炎则多由急性咽喉炎反复发作、长期过度用嗓、接触有害气体等引起,症状相对持续且较轻,常有咽部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或微痛感,晨起时可出现刺激性咳嗽,伴恶心。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饮酒、过度用嗓的人群易患咽喉炎。例如教师、歌手等用嗓较多的职业人群,由于喉部频繁活动,容易引发慢性咽喉炎。
喉癌:
年龄与性别:多见于50-70岁的男性。这可能与男性的生活方式有关,如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喉癌的症状与癌肿发生的部位有关,声门型喉癌早期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且呈进行性加重,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呼吸困难等;声门上型喉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可有咽部不适、异物感等,晚期可出现咽痛、吞咽困难、颈部淋巴结转移等;声门下型喉癌少见,早期可无症状,以后可出现咳嗽、血痰,晚期可出现呼吸困难、声嘶等。
生活方式:长期大量吸烟是喉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患喉癌的风险越高;长期饮酒、接触工业粉尘、化学毒物等也可能增加喉癌的发病风险。
检查方法
喉镜检查:
间接喉镜:简便易行,可观察喉部黏膜情况、声带运动等,但对于喉部隐蔽部位或早期病变可能观察不够清晰。
直接喉镜:能更清晰地观察喉部结构,可进行活检等操作,但属于有创检查。
纤维喉镜:可弯曲,能深入喉部各个部位,观察更细致,且患者痛苦较小,常用于咽喉部病变的检查及初步诊断。
电子喉镜:成像清晰,分辨率高,能动态观察喉部病变,还可进行拍照、录像等。
影像学检查:
颈部X线检查:对喉癌的诊断价值有限,可了解喉部骨质情况等。
CT检查:能清楚显示喉部的解剖结构,有助于判断喉癌病变的范围、是否侵犯周围组织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例如,可明确喉癌肿瘤与喉部软骨、周围肌肉、血管等的关系。
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力优于CT,在判断喉癌肿瘤的范围、侵犯深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方面有一定优势,尤其是对声带麻痹、颈部软组织受累等情况的评估更有帮助。
病理活检
病理活检是明确喉癌诊断的金标准。通过喉镜等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确定病变的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如果是咽喉炎,病理检查一般显示为喉部黏膜的慢性炎症改变,如黏膜充血、水肿、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等;而喉癌的病理检查则能发现癌细胞的形态、结构等异常改变。
总之,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表现、结合喉镜等检查以及病理活检等手段,可以明确区分是咽喉炎还是喉癌。如果出现咽喉部不适等症状持续不缓解或有加重趋势,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