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检查包括口腔局部检查、全身系统检查及其他检查。口腔局部检查涵盖牙齿、牙龈、口腔黏膜、舌苔等;全身系统检查涉及消化系统(胃镜、幽门螺杆菌检测)、呼吸系统及其他系统(如糖尿病等);其他检查有挥发性硫化物检测、血液检查。不同人群口臭检查需注意相应特点。
牙龈检查:观察牙龈是否有炎症、出血、增生等情况。牙龈炎、牙周炎患者的牙龈沟内会有大量菌斑、牙石以及炎性分泌物,细菌分解这些物质会产生挥发性硫化物等有臭味的物质。比如,重度牙周炎患者牙龈袋较深,袋内细菌繁殖旺盛,口臭较为明显。
口腔黏膜检查:检查口腔黏膜是否有溃疡、感染等。口腔溃疡表面会有坏死组织和炎性渗出,容易滋生细菌,导致口臭。例如,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发作时,溃疡面的细菌感染会产生异味。
舌苔检查:观察舌苔的厚度和颜色等。厚腻的舌苔上容易积聚食物残渣和细菌,细菌分解产生异味,是引起口臭的常见原因之一。比如,长期不清洁口腔导致舌苔过厚,会散发难闻气味。
全身系统检查
消化系统检查
胃镜检查:排查胃部是否有疾病,如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胃部疾病可能会影响消化功能,导致食物在胃内滞留时间延长,发酵产生异味,通过胃镜可以直接观察胃部黏膜情况,必要时取组织活检。例如,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酸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食物消化不完全,容易出现口臭。
幽门螺杆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口臭有一定关系,因为幽门螺杆菌可以产生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等有臭味的物质。检测方法有尿素呼气试验、胃镜下活检等。比如,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患者中,部分人会伴有口臭症状,经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后,口臭可能会减轻。
呼吸系统检查:排查是否有鼻窦炎、扁桃体炎、气管炎、肺炎等。鼻腔鼻窦的分泌物倒流至口腔,扁桃体隐窝内的细菌感染、脓性分泌物等,气管、肺部的感染性分泌物等都可能导致口臭。例如,慢性鼻窦炎患者鼻腔内分泌物积聚,经后鼻孔流至咽部,可引起口臭;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扁桃体表面有脓性分泌物,会产生异味。
其他系统检查:对于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也需要进行相关检查。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体内酮体产生增多,可出现丙酮味的口臭。通过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可以明确是否患有糖尿病。
其他检查
挥发性硫化物检测:使用专业仪器检测口腔中挥发性硫化物的含量,该检测可以定量评估口臭的严重程度,帮助判断口臭是否由口腔内细菌代谢产生的硫化物引起。例如,数值越高通常提示口臭与口腔硫化物产生的关系越密切。
血液检查:部分全身性疾病可能会在血液中出现相应的指标变化,通过血液检查可以辅助诊断。比如,肝脏疾病患者可能会有肝功能指标异常,肾脏疾病患者可能会有肾功能指标异常等,这些都可能与口臭相关。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口臭检查时需注意:儿童口臭要特别注意是否有奶瓶龋等情况,且儿童配合度可能较低,检查时需耐心安抚;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口臭情况可能会有变化;长期吸烟、饮酒、爱吃辛辣刺激食物的人群,口臭可能与这些生活方式有关,检查时需详细询问相关生活习惯;有既往胃肠道疾病、口腔疾病病史的人群,在检查时要重点回顾病史,针对性进行相关项目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