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有鼻塞、嗅觉减退、流涕、头痛等症状表现,体征检查包括前鼻镜、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等影像学检查,病史回顾需关注过敏史和鼻窦炎病史,过敏史人群尤其是过敏性鼻炎患者、有鼻窦炎病史未规范治疗者易患鼻息肉,不同年龄人群在症状表现、检查操作及病史影响上有一定差异。
一、症状表现
(一)鼻塞
鼻息肉会导致鼻腔空间被占据,从而引起鼻塞症状。鼻塞程度可轻可重,轻者可能只是单侧鼻腔间歇性鼻塞,重者可能出现双侧持续性鼻塞。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由于鼻腔相对狭窄,鼻塞可能更易影响呼吸,导致张口呼吸等情况;成年人则可能更明显感觉到呼吸不畅。
(二)嗅觉减退
鼻息肉会影响气味分子到达嗅区黏膜,进而导致嗅觉减退或丧失。这一症状在各年龄段均可出现,但具体表现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例如,儿童可能不太能准确表达嗅觉变化,但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对气味的反应较迟钝;成年人则能较明确感知到嗅觉方面的异常。
(三)流涕
患者可能出现流涕症状,多为清涕,有时合并感染时可出现脓涕。不同年龄人群流涕情况可能有别,儿童鼻息肉患者流涕可能更容易被忽视,因为儿童本身就较易有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成年人则可能更关注流涕与鼻息肉的关联。
(四)头痛
部分鼻息肉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症状,这是因为鼻息肉堵塞鼻窦开口,导致鼻窦内分泌物引流不畅,引发鼻窦炎症,进而刺激神经引起头痛。不同年龄人群头痛表现形式可能不同,儿童可能表述不清头痛部位等,成年人则能更准确描述头痛的性质、部位等情况。
二、体征检查
(一)前鼻镜检查
医生通过前鼻镜可以观察到鼻腔内是否有表面光滑、灰白色或淡红色、半透明的新生物,呈荔枝肉样外观。在不同年龄人群中,鼻腔结构略有不同,但都可通过前鼻镜初步发现是否存在疑似鼻息肉的表现。儿童鼻腔较窄,检查时需更加轻柔操作。
(二)鼻内镜检查
鼻内镜检查能更清晰地观察鼻腔内部情况,包括鼻息肉的大小、位置、数量等。它可以深入到鼻腔深部以及鼻窦开口处,对于诊断鼻息肉具有重要价值。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鼻内镜检查都能较为准确地发现鼻息肉病变。
(三)影像学检查
1.鼻窦CT检查:鼻窦CT可以清晰显示鼻息肉的部位、范围以及是否伴有鼻窦炎等情况。通过鼻窦CT图像,可以看到鼻腔内软组织密度影,以及鼻窦内的改变。对于儿童,要注意辐射剂量的合理控制,但在必要时仍需进行该项检查以明确诊断;成年人则可较常规进行鼻窦CT检查来辅助诊断鼻息肉。
三、病史回顾
(一)过敏史
有过敏史的人群,如过敏性鼻炎患者,患鼻息肉的风险相对较高。过敏反应会导致鼻腔黏膜反复水肿、增生,长期发展可能引发鼻息肉。儿童时期有过敏性鼻炎病史的话,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鼻腔情况,因为儿童时期的过敏状态可能持续影响鼻腔发育;成年人有长期过敏性鼻炎病史未得到有效控制的话,也较易出现鼻息肉。
(二)鼻窦炎病史
慢性鼻窦炎患者由于鼻窦黏膜长期炎症刺激,容易导致鼻息肉形成。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有长期鼻窦炎病史且未规范治疗的,都要警惕鼻息肉的发生。儿童鼻窦炎如果反复发作,可能影响鼻腔正常结构和功能,增加鼻息肉发病几率;成年人鼻窦炎反复发作则可能逐渐发展为鼻息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