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抵抗会引发多方面症状,代谢方面有高血糖相关表现(如不同年龄段空腹或餐后血糖异常,儿童“三多一少”更明显)、血脂异常(甘油三酯升、HDL-C降、LDL-C升,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饮食及年龄增长易致);心血管系统相关有血压升高(钠水潴留、血管内皮功能影响致,不同性别机制相似,老年人血压波动大)、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因血脂异常,早期无症状,进展后有靶器官缺血表现,缺乏运动者进展快);还有其他相关症状,如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与胰岛素抵抗互为因果,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及成年患病风险)、皮肤表现(部分患者出现黑棘皮症,儿童出现需警惕特殊情况)。
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常伴有脂质代谢紊乱。肝脏合成甘油三酯增加,同时脂蛋白脂酶活性降低,影响甘油三酯的清除,导致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此外,还可能出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的情况。例如,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的个体中,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可超过正常范围上限,HDL-C水平低于正常男性和女性的参考值下限。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饮食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相关的血脂异常,且随着年龄增长,这种脂质代谢紊乱的风险可能增加。
心血管系统相关症状
血压升高:胰岛素抵抗可通过多种机制导致血压升高。一方面,胰岛素抵抗引起钠水潴留,使血容量增加,从而升高血压;另一方面,胰岛素抵抗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导致血管舒张功能障碍,使血管阻力增加。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压持续高于140/90mmHg的情况,对于不同性别,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可能有一定差异,一般来说,男性和女性在胰岛素抵抗相关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上基本相似,但在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可能不同,老年人可能更容易出现血压波动较大的情况。
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由于血脂异常等因素,胰岛素抵抗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明显升高。动脉壁内膜下脂质沉积,逐渐形成粥样斑块,使动脉管壁变硬、弹性减退、管腔狭窄。患者可能在早期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相应靶器官缺血的表现,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头晕、头痛、脑梗死等。在生活方式上,缺乏运动的胰岛素抵抗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可能更快。
其他相关症状
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即脂肪主要堆积在腹部。胰岛素抵抗和肥胖常常互为因果,肥胖患者由于脂肪细胞肥大,胰岛素受体密度降低,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导致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又进一步影响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储存,加重肥胖。儿童肥胖患者如果存在胰岛素抵抗,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并且增加未来患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成年肥胖患者中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也较高,且随着肥胖程度的加重,胰岛素抵抗的程度可能也会加重。
皮肤表现:部分胰岛素抵抗患者可能出现黑棘皮症,多见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褶皱处,表现为皮肤颜色加深,呈天鹅绒样增厚。这是由于胰岛素抵抗时,体内胰岛素水平升高,刺激皮肤成纤维细胞增生和黑色素沉积所致。不同年龄的患者黑棘皮症的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患者如果出现黑棘皮症,需要警惕是否存在先天性胰岛素抵抗等特殊情况,应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