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的检查包括影像学、支气管镜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中胸部X线可初步筛查但对轻微早期可能不清晰,胸部高分辨率CT能精准显示支气管扩张情况;支气管镜可直接观察但属有创检查有局限性;实验室检查中痰液检查能进行病原学等检查,血液检查的血常规和炎症标志物可辅助判断感染等情况。
一、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原理与表现:胸部X线可初步观察支气管扩张的某些间接征象,如病变区域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有时可见不规则的环状透亮影(“轨道征”)或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片状阴影等。但对于一些轻微或早期的支气管扩张可能显示不清晰,其优势在于简便、快捷,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对于儿童患者,需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尽量采用合理的防护措施以降低辐射影响。
2.胸部高分辨率CT(HRCT)
原理与优势:HRCT是诊断支气管扩张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它能够清晰显示支气管的形态、结构,准确发现支气管扩张的部位、范围和程度。其典型表现为支气管呈柱状、囊状或曲张状扩张,支气管壁增厚等。与普通CT相比,HRCT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能够更精准地观察到支气管的细微结构变化。在成人和儿童患者中均可应用,对于儿童来说,虽然需要配合,但通过合理的沟通和准备(如对于较大儿童可进行简单的检查配合指导),能够较好地完成检查,且能为诊断提供准确依据。
二、支气管镜检查
1.诊断作用
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支气管内的情况,明确是否存在支气管内的病变,如异物、肿瘤等导致的继发性支气管扩张,同时还可以获取支气管分泌物进行病原学检查等。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如怀疑有支气管内病变导致支气管扩张的儿童或成人,支气管镜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在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时,需注意操作的轻柔,尤其是对于儿童患者,要根据其年龄和气道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气管镜型号,避免对气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2.局限性:支气管镜检查属于有创检查,可能会引起患者的不适,如咳嗽、气道痉挛等,对于一些不能配合的患者可能会受到限制。同时,对于一些弥漫性的支气管扩张,支气管镜检查可能无法全面观察到所有病变区域。
三、实验室检查
1.痰液检查
病原学检查:通过对痰液进行涂片、培养等检查,可以明确是否存在细菌、真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例如,在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时,痰液中可能会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等常见致病菌。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痰液收集的方法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可能需要通过特殊的咳痰训练或吸痰等方式获取痰液标本,在收集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污染,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其他指标: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等的检测对于判断是否存在过敏相关因素导致的支气管扩张也有一定帮助。
2.血液检查
血常规:在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时,血常规可显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正常血常规指标范围不同,儿童的白细胞计数相对成人更高,在分析结果时需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判断。
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炎症标志物在感染时会升高,可帮助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以及感染的严重程度。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或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炎症标志物的变化可能不典型,需要综合其他临床资料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