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晚上咳嗽加重可通过药物、非药物及环境调整来改善。药物治疗包括使用短效和长效支气管舒张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非药物治疗有对存在低氧血症者氧疗及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呼吸康复训练;环境调整需控制室内空气清新湿润、温度湿度适宜并避免过敏原,还可调整睡眠姿势为半卧位。
一、药物治疗
1.支气管舒张剂:
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可迅速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减轻晚上咳嗽加重的症状。有研究表明,沙丁胺醇能有效舒张气道平滑肌,增加气道管径,从而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对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慢阻肺患者,均可在发作时按需使用,但需注意其可能引起的心悸等不良反应。
长效支气管舒张剂:如噻托溴铵粉雾剂,能长效扩张支气管,一天使用一次即可维持较长时间的气道通畅。对于有长期晚上咳嗽加重情况的患者,长期使用噻托溴铵可以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有基础病史的患者中使用时,需关注药物与其他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
2.糖皮质激素: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对于气道炎症较重导致晚上咳嗽加重的患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气道炎症。研究显示,其能减少气道黏液分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不同年龄的患者使用时需注意吸入装置的正确使用,女性患者在使用时一般无特殊禁忌,但要关注长期使用可能带来的口腔真菌感染等局部不良反应。
二、非药物治疗
1.氧疗:
对于存在低氧血症的慢阻肺患者,晚上持续低流量吸氧可以改善机体的氧供,减轻因缺氧导致的咳嗽加重。一般来说,吸氧流量为1-2L/min,吸氧时间每天不少于15小时。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吸氧时要注意吸氧装置的安全使用,避免发生意外。比如老年患者使用时,要确保吸氧管固定牢固,防止脱落。
2.呼吸康复训练:
缩唇呼吸:患者通过缩唇呼吸可以延长呼气时间,减少气道塌陷,改善通气。具体方法是闭嘴经鼻吸气,然后缩唇缓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左右。对于不同性别的患者,都可以进行缩唇呼吸训练,年龄较小的患者可能需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正确掌握呼吸方法。长期坚持呼吸康复训练可以增强呼吸肌力量,提高呼吸效率,从而减轻晚上咳嗽加重的症状。
腹式呼吸: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放松腹部,用鼻吸气时,膈肌下降,腹部隆起;呼气时用口呼出,腹部下陷。通过腹式呼吸可以增加潮气量,改善肺通气功能。在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时,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调整训练强度,比如儿童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时,要注意引导其正确感受腹部的起伏。
三、环境调整
1.室内环境控制: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温度保持在20-25℃,湿度保持在50%-60%。对于有过敏因素导致晚上咳嗽加重的患者,要注意避免室内存在过敏原,如尘螨、花粉等。可以定期清洁室内灰尘,使用空气净化器等。不同年龄的患者对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感受不同,比如老年患者可能对寒冷和干燥更为敏感,需要特别注意室内环境的调节。
2.睡眠姿势调整:
建议患者采取半卧位睡眠,这样可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部淤血,从而缓解晚上咳嗽加重的情况。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以帮助其调整睡眠姿势,确保其处于舒适的半卧位状态。同时,要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保证睡眠时呼吸道通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