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尿潴留是膀胱内充满尿液不能排出且发病突然、下腹部胀痛明显,女性可由多种因素引起,非药物治疗有导尿术(解除急性尿潴留最简便方法,操作需无菌,特殊人群要轻柔谨慎)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导尿困难时用,适用于导尿失败或不适合留置导尿管者,儿童操作要精准);药物治疗要慎用可能致尿潴留药物,针对性用药需遵专业医生指导;病因治疗要针对分娩损伤、盆腔手术、神经系统病变等分别进行相应处理以恢复排尿功能。
一、急性尿潴留的定义
急性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排出,发病突然,下腹部胀痛明显。女性急性尿潴留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分娩损伤、盆腔手术、神经系统病变、药物副作用等。
二、非药物治疗方法
导尿术
操作原理:通过导尿管将膀胱内的尿液引流出来,是解除急性尿潴留最简便的方法。对于大多数急性尿潴留患者,导尿可迅速缓解症状。在操作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避免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适用情况: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尿潴留,尤其是膀胱过度充盈但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
特殊人群考虑:对于孕产妇等特殊人群,操作时要更加轻柔、谨慎,减少对局部组织的损伤。例如,孕产妇发生急性尿潴留时,导尿需注意避免因操作不当引起产道相关损伤,同时要防止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因为孕产妇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泌尿系统感染风险较高。
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
操作原理:当导尿困难时可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用穿刺针经皮肤穿刺进入膀胱,引出尿液。
适用情况:常用于导尿失败或不适合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如尿道严重损伤、狭窄等情况。
特殊人群考虑:儿童患者进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时,要精确掌握穿刺部位和深度,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器官。因为儿童的解剖结构与成人有所不同,尤其是膀胱位置相对较高等特点,需要更加细致的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三、药物治疗相关原则
慎用药物: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或加重尿潴留,如抗胆碱能药物等。在女性患者中,若有使用这类药物的情况,需谨慎评估。例如,患有青光眼的女性患者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时,不仅要考虑对眼部的影响,还需关注对泌尿系统的影响,若出现急性尿潴留倾向,需及时调整药物。
针对性药物:如果尿潴留是由神经系统病变等原因引起,可能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药物干预,但药物的使用需在明确诊断和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且要充分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例如,由脊髓病变引起的尿潴留,可能需要使用一些神经营养药物等,但必须严格遵循用药规范。
四、病因治疗
针对分娩损伤的治疗:如果是分娩过程中造成的相关损伤导致的尿潴留,需要根据损伤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如因产伤导致尿道周围组织损伤等情况,可能需要外科手术修复损伤组织,以恢复正常的排尿功能。
盆腔手术相关处理:若为盆腔手术引起的尿潴留,需评估手术对泌尿系统的影响。可能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明确是否存在盆腔组织粘连、神经损伤等情况,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松解粘连、营养神经等治疗手段。
神经系统病变的治疗:对于由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女性急性尿潴留,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例如,若是由脑卒中引起的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的尿潴留,需对脑卒中进行规范治疗,如控制血压、血糖,进行康复治疗等,同时针对尿潴留可结合膀胱功能训练等综合措施来改善排尿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