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肺炎CT表现因时期不同而异,急性期有磨玻璃影、小结节影、片状影;亚急性期有网格影、小结节与网格影共存;慢性期有肺纤维化改变(包括蜂窝肺样改变等)、肺气肿,且不同人群CT表现有差异,有过敏原接触史及过敏体质人群更具特征性影像特点。
磨玻璃影:较为常见,表现为肺内弥漫性的密度轻度增高影,但其内的支气管血管束仍可辨认。这是由于肺泡腔内有炎性细胞浸润、液体渗出等改变,使得肺组织的透亮度轻度降低。在高分辨率CT(HRCT)上能够清晰显示,常见于过敏性肺炎早期阶段,与机体的急性免疫炎症反应相关,炎症细胞浸润肺泡及间质,导致局部密度改变。
小结节影:直径多在1-5mm左右,可弥漫分布于双肺。这些小结节可能是由于肺泡炎及间质炎症导致的炎性细胞聚集、小的肉芽肿形成等原因所致。在HRCT下显示清楚,是过敏性肺炎急性期的重要影像表现之一,反映了肺部的炎症性病理改变。
片状影:呈斑片状的密度增高影,范围可大可小,边界多不清楚。这是因为肺泡及间质的广泛炎症累及多个肺小叶,导致肺组织出现片状的实变或渗出改变。例如,当过敏原持续刺激机体时,肺部的炎症反应扩散,形成片状的影像表现。
亚急性期表现
网格影:表现为肺内的网格状改变,是由于肺间质的纤维组织增生、间质增厚等原因引起。在HRCT上可见肺内有网格样的线条影,交织成网,同时可伴有小叶间隔增厚等表现。这是因为在过敏性肺炎的亚急性期,炎症逐渐从急性渗出阶段向间质纤维化转变,间质的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网格影的出现。
小结节与网格影共存:既可见到小结节影,又有网格影存在。小结节可能是残留的炎性病灶或早期的肉芽肿,而网格影则是间质纤维增生的表现,这种表现提示疾病处于炎症与修复并存的阶段,反映了过敏性肺炎病程中炎症活动与组织修复同时进行的病理过程。
慢性期表现
肺纤维化改变:包括蜂窝肺样改变,表现为肺内出现大小不一的囊状透光区,直径多在3-10mm左右,周围环绕着增厚的纤维组织。同时还可能有肺容积缩小、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等表现。这是因为在慢性期,长期的炎症刺激导致肺间质广泛纤维化,正常肺组织结构被破坏,肺泡结构毁损,形成蜂窝肺等典型的肺纤维化表现。这种改变是不可逆的,严重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与过敏性肺炎的慢性进展相关,长期的免疫炎症反应最终导致肺组织的纤维瘢痕化。
肺气肿:可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肺气肿。局限性肺气肿多是由于局部肺组织纤维化牵拉导致远端肺泡过度充气,弥漫性肺气肿则与广泛的肺组织破坏、肺弹性减退等因素有关。这是因为在慢性期,肺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受到严重影响,部分区域肺泡弹性丧失,出现肺气肿改变,进一步加重肺功能的损害。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在过敏性肺炎CT表现上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儿童患者可能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其CT表现可能在急性期的渗出改变更为明显,而老年患者由于基础肺功能较差,慢性期肺纤维化等改变可能更为突出。有长期接触过敏原职业史(如农民肺、饲鸽者肺等)的人群,其过敏性肺炎的CT表现更具有特征性,与接触过敏原的频率和强度相关。对于有过敏性疾病病史的人群,发生过敏性肺炎时CT表现可能更符合典型的过敏性肺炎影像特点,因为其机体的过敏体质更容易引发肺部的免疫炎症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