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肺炎可根据误吸病史、症状表现、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综合判断,有明确误吸危险因素,出现呼吸系统及全身相关症状,体格检查有肺部啰音等体征,影像学可见肺部浸润影,实验室检查有感染指标异常等,需与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鉴别,特殊人群要全面评估。
一、病史与症状表现
(一)病史方面
1.误吸相关情况:有明确的误吸危险因素,比如老年人存在吞咽功能障碍,可能因咳嗽反射减弱等原因导致食物、液体或分泌物误入气道;婴幼儿喂养不当,如吃奶过急、体位不当等导致奶液吸入;脑卒中患者、帕金森病患者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由于吞咽困难容易发生误吸;以及某些意识障碍患者,如昏迷、醉酒状态等,保护性气道反射减弱,容易发生吸入。
2.基础疾病情况:部分患者可能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误吸后更易诱发吸入性肺炎。
(二)症状表现
1.呼吸系统症状:通常会出现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随后可能咳出白色黏液痰或黄色脓性痰,严重时痰中可带血。还可能有呼吸急促,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婴幼儿可能会出现鼻翼扇动、点头呼吸等。发热也是常见症状,体温可呈不同程度升高,一般是低热到中度发热,但严重感染时也可出现高热。
2.全身症状:患者可能有乏力、精神萎靡等全身表现,婴幼儿可能会出现拒食、哭闹不安等情况。
二、体格检查
(一)肺部体征
听诊时可闻及肺部啰音,早期可能啰音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闻及湿啰音,部位多与吸入的部位相关。如果是双侧广泛吸入,可听到双肺满布湿啰音。
(二)其他体征
对于婴幼儿,要检查口腔、鼻腔是否有残留的奶液或分泌物等误吸相关迹象;对于老年人等,观察意识状态、吞咽功能等情况。
三、辅助检查
(一)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或CT:胸部X线是初步筛查的常用方法,可见肺部有片状、斑片状浸润影,多位于双肺下叶等与误吸部位相关的区域。胸部CT较X线更能清晰显示病变细节,尤其是对于少量吸入或早期病变能更敏感地发现,可明确肺部病变的范围、程度等。例如,误吸液体或食物后,CT上可见相应肺叶或肺段的实变影、磨玻璃影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会升高,提示存在感染,但老年人、婴幼儿等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白细胞升高不明显。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炎症标志物会升高,CRP升高提示体内有炎症反应,PCT升高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较高,尤其是PCT升高明显时提示可能存在较严重的细菌感染。
2.痰培养:留取痰液进行培养,可明确病原菌,有助于指导抗生素的选择。但要注意标本留取的正确性,避免污染,婴幼儿留取痰标本相对困难,可能需要特殊的采集方法。
四、综合判断
综合患者的误吸病史、典型的症状表现、体格检查发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来判断是否为吸入性肺炎。例如,有明确误吸诱因,出现呼吸系统相关症状和体征,结合胸部影像学显示肺部有相应的浸润影,实验室检查提示感染等,即可考虑诊断为吸入性肺炎。但要注意与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相鉴别,如社区获得性肺炎等,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仔细分析各项检查结果来进行区分。对于特殊人群,如婴幼儿,由于其症状不典型,更需要结合详细的喂养史、影像学等多方面综合判断;老年人由于基础疾病多,症状可能不典型,也需要全面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