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是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层慢性炎症性疾病,分单纯性和肥厚性等,非过敏性因素致,病程长易复发,儿童患影响生长发育,老人与免疫力等有关,妊娠期女性可能加重;过敏性鼻炎是IgE介导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病,由过敏原引发,有阵发性喷嚏等典型症状,常见吸入和食入过敏原,易复发且可致并发症,儿童患影响嗅觉等,老人相对少见,妊娠期女性治疗需考虑胎儿。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慢性鼻炎:是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等。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多与局部因素有关,如急性鼻炎反复发作、鼻腔鼻窦慢性炎症、长期鼻黏膜充血肿胀等,也与全身因素相关,像贫血、糖尿病、营养不良等全身性慢性疾病,以及长期接触有害粉尘、化学物质等环境因素都可能引发慢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过敏原通过吸入、食入或接触等途径进入机体,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IgE抗体,抗体结合在鼻黏膜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表面,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过敏原与这些细胞表面的IgE结合,导致细胞活化,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性介质,从而引发鼻黏膜的炎症反应。
二、症状表现
慢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主要症状为间歇性、交替性鼻塞,可伴有少量黏液性鼻涕。白天、运动或受热时鼻塞减轻,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交替性鼻塞表现为侧卧时下侧鼻腔鼻塞明显,上侧鼻腔通气较好。慢性肥厚性鼻炎鼻塞多为持续性,鼻涕呈黏液性或黏脓性,不易擤出,还可能伴有嗅觉减退、头痛、咽干、咽痛等症状。
过敏性鼻炎:典型症状为阵发性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喷嚏次数较多,多在晨起、接触过敏原后发作;清水样鼻涕量较多;鼻塞程度轻重不一;鼻痒是常见症状,有时还可伴有眼痒、咽痒、耳痒等症状。
三、过敏原方面
慢性鼻炎:一般不存在明确的过敏原,主要是由非过敏性因素引起。
过敏性鼻炎:有明确的过敏原,常见的过敏原包括吸入性过敏原如花粉(春季和秋季的花粉是常见过敏原)、尘螨(在室内灰尘中大量存在)、动物皮屑、真菌孢子等;食入性过敏原如牛奶、鸡蛋、鱼虾、坚果等。
四、病程与预后
慢性鼻炎: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若能积极去除病因,部分患者可得到控制,但易复发。
过敏性鼻炎:若能避免接触过敏原,并进行规范治疗,症状可得到较好控制,但易受过敏原影响而复发,长期反复发作可能会引起鼻窦炎、鼻息肉、支气管哮喘等并发症。
五、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慢性鼻炎可能与腺样体肥大等因素有关,会影响儿童的呼吸、睡眠,进而影响生长发育,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处理;儿童过敏性鼻炎若不及时控制,可能影响嗅觉发育、学习效率等,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如保持室内清洁、勤洗床上用品减少尘螨接触等。
老年人:老年人慢性鼻炎可能与全身免疫力下降、鼻腔黏膜退行性变等有关,需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等诱发因素;老年人过敏性鼻炎相对较少见,但若发生,也需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由于老年人可能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在治疗时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
妊娠期女性:慢性鼻炎在妊娠期可能因激素变化等因素加重,需谨慎选择治疗方法;过敏性鼻炎妊娠期女性同样需避免接触过敏原,治疗时要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