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肺炎有常见症状和其他表现,常见症状包括多数患者发热(程度不一,儿童更明显)、咳嗽(轻重及有无咳痰不同,儿童易伴呼吸急促)、严重者呼吸困难(表现多样,儿童易现三凹征);其他表现有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鼻塞、流涕等呼吸道卡他症状,少数患者的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表现。
一、常见症状
(一)发热
表现: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呈不同程度升高,可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3-38℃),也可为高热(体温超过38.5℃甚至更高)。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发热相对较明显且变化较快,这与儿童自身免疫系统发育特点有关,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不完善,感染病毒后更容易出现体温波动较大的情况。
相关机制: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通过提高体温来抑制病毒的复制等活动。
(二)咳嗽
表现:咳嗽是病毒性肺炎常见症状之一,可为干咳,也可伴有咳痰。病情较轻时可能只是偶尔咳嗽,随着病情进展,咳嗽可能会加重,频率增加。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呼吸道相对较窄,咳嗽时可能更容易出现呼吸急促等伴随表现,因为咳嗽会影响呼吸的正常节律和通气功能。
相关机制:病毒感染呼吸道后,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从而引发咳嗽反射,试图将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刺激物排出。
(三)呼吸困难
表现:严重的病毒性肺炎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浅快、鼻翼扇动等。在儿童中,还可能出现三凹征(即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明显凹陷),这是因为儿童胸廓相对较软,呼吸肌力量相对较弱,呼吸困难时更易出现这种体征。
相关机制:肺部受到病毒侵袭后,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受到影响,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受阻,机体为了获取足够的氧气,会通过加快呼吸频率等方式来代偿,但当病情较重时,这种代偿机制无法满足机体需求,就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
二、其他表现
(一)全身症状
表现: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例如,成人会感觉身体疲倦,活动耐力下降;儿童可能表现为精神萎靡、不爱玩耍等。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下降,感染病毒性肺炎后全身症状可能会更明显,乏力等情况会更严重,因为基础疾病会削弱机体的整体功能,在感染病毒时更难以应对。
相关机制: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会释放一些炎性介质,这些介质会作用于全身,导致机体出现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二)呼吸道其他表现
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这是因为病毒首先侵袭上呼吸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炎症反应。在儿童中,由于鼻腔相对狭窄,鼻塞可能会影响吃奶或呼吸,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相关机制:病毒感染上呼吸道黏膜后,导致黏膜充血、水肿,腺体分泌增加,从而出现鼻塞、流涕等卡他症状。
(三)消化系统表现
表现:少数病毒性肺炎患者可能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儿童相对更易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可能与儿童胃肠道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感染病毒后更容易受到影响有关。例如,一些肠道病毒引起的肺炎可能同时伴有明显的腹泻等消化系统表现。
相关机制:病毒可能通过血液循环或直接蔓延等途径影响到消化系统,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上述消化系统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