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手术通常需住院,住院时长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息肉范围、是否合并基础疾病等;住院期间有术前检查(不同年龄及合并基础疾病患者检查重点不同)、手术治疗、术后观察与护理(包括创口观察和康复护理,不同年龄观察护理有差异);特殊人群如儿童和老年患者有不同住院注意事项,儿童需注重心理护理和鼻腔等多方面观察护理,老年患者要密切监测基础疾病、加强切口护理及注意便秘等问题。
一、住院时长的影响因素
鼻息肉手术住院时长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一般来说,单纯的较小鼻息肉手术,住院时间可能相对较短,通常在3-5天左右。但如果鼻息肉范围较广、患者同时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住院时间可能会延长。因为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在术前将基础疾病控制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术后也需要密切观察基础疾病的变化以及手术创口的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可能会延长至1周甚至更久。
二、住院期间的主要诊疗流程
1.术前检查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心肺功能评估等,因为儿童的心肺功能发育情况可能影响手术耐受性;成年患者则需要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以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是否能够耐受手术。例如,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感染以及血液的基本情况,凝血功能检查对于判断手术中出血风险非常重要。
对于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高血压患者需要监测血压,调整降压药物,使血压控制在相对合适的范围,一般要求血压尽量控制在160/100mmHg以下再进行手术;糖尿病患者需要调整血糖,使血糖控制在空腹血糖7mmol/L左右,餐后血糖10mmol/L左右,以降低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手术治疗:通过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等手术方式去除鼻息肉组织,手术过程中会尽量保留正常的鼻腔黏膜组织,以减少术后鼻腔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
3.术后观察与护理
术后创口观察:术后需要密切观察鼻腔创口的出血情况、有无感染征象等。不同年龄患者的观察重点略有不同,儿童患者由于自我表达能力有限,更需要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其鼻腔通气情况、有无哭闹不安等异常表现;成年患者则需要观察鼻腔分泌物的性质、量等。
术后康复护理:术后需要进行鼻腔冲洗等护理操作,以保持鼻腔清洁,促进创口愈合。对于不同年龄人群,鼻腔冲洗的方法和力度需要适当调整。例如,儿童进行鼻腔冲洗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冲洗压力和冲洗液温度,避免造成不适或损伤。同时,需要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鼻腔通气训练等,促进鼻腔功能恢复。
三、特殊人群的住院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对手术和住院环境相对陌生,医护人员需要更加注重心理护理,通过温和的态度、适当的安抚措施缓解儿童的紧张情绪。在术后护理中,要特别注意保持儿童鼻腔的清洁,防止儿童用手搔抓鼻腔,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饮食情况和体温变化,因为儿童术后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出现感染等情况。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术后恢复相对较慢。在住院期间需要更加密切监测基础疾病的变化,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监测心率、血压等指标;同时,老年患者的切口愈合能力相对较差,需要加强切口的护理,预防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此外,老年患者在术后可能会出现便秘等情况,需要注意饮食调整,必要时给予相应的通便措施,因为便秘可能会增加腹压,影响鼻腔创口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