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耳鸣的诊断需综合多方面来确定,症状表现上无外界声源刺激时耳内或颅内有异常声响,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别且生活方式、病史影响风险;听力学检查中纯音听阈测试可测听阈情况,耳鸣匹配测试能确定耳鸣频率和响度;耳声发射检查反映耳蜗外毛细胞功能状态,可能异常;ABR检查可客观评估听觉通路功能,可能有异常改变;影像学检查中头颅CT可排除颅内占位,头颅MRI对软组织分辨力高利于排查颅内神经病变等,诊断时要考虑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对各项检查及病情判断的影响。
一、症状表现方面
神经性耳鸣主要表现为在没有外界声源刺激时,耳内或颅内出现持续或间歇性的异常声响,声音多样,可为蝉鸣声、嗡嗡声、哨声等。不同年龄人群可能因感知差异有不同表现,儿童可能表现为对耳部异常声响的哭闹、烦躁等行为改变;成年人则能较清晰描述声响特征。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处于噪声环境的人更易出现神经性耳鸣相关症状,有耳部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病史的人群,发生神经性耳鸣的风险相对较高。
二、听力学检查
(一)纯音听阈测试
通过该检查可以测定患者不同频率的听阈情况。神经性耳鸣患者纯音听阈测试可能表现为在某些频率上有听力损失,比如高频听力损失较为常见。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正常听阈范围不同,儿童随着年龄增长正常听阈范围会逐渐变化,成年人正常听阈在25dB以内(0.5、1、2、4kHz四个频率的平均值)。有耳部手术史等病史的人群纯音听阈测试结果可能会有异常改变。
(二)耳鸣匹配测试
能够确定患者耳鸣的频率和响度。医生会根据测试结果来为后续可能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对于儿童进行耳鸣匹配测试相对困难,需要更耐心的引导;成年人则可以较好配合测试。生活方式中经常接触噪声的人群可能需要更精准的耳鸣匹配测试来明确病情。
三、耳声发射检查
耳声发射反映了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状态。神经性耳鸣患者耳声发射可能出现异常,如诱发性耳声发射幅值降低或消失等情况。不同年龄阶段人群耳声发射的正常表现有差异,儿童的耳声发射情况会随着发育逐渐稳定和完善,有耳部感染等病史的儿童耳声发射异常的可能性增加。
四、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
ABR可以客观评估听觉通路的功能。神经性耳鸣患者ABR检查可能显示波潜伏期、波间期等异常改变。对于新生儿及儿童,ABR是重要的听力筛查和评估手段,有早产、新生儿窒息等病史的儿童更需关注ABR结果;成年人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病史时,ABR检查也有重要意义。
五、影像学检查
(一)头颅CT
可以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等情况。通过头颅CT检查能清晰看到颅内结构,对于怀疑有颅内病变导致神经性耳鸣的患者很有必要。不同年龄人群头颅CT检查的辐射剂量需要适当调整,有头部外伤等病史的人群头颅CT检查更具必要性。
(二)头颅MRI
相较于CT,MRI对软组织的分辨力更高,能更清晰显示内听道及颅内神经等结构。对于排查神经性耳鸣是否由颅内神经病变等原因引起有重要价值。儿童进行头颅MRI检查时需要注意镇静等相关问题,有神经系统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头颅MRI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
通过综合以上症状表现、听力学检查、耳声发射检查、ABR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评估,来确定是否为神经性耳鸣。在整个诊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等因素对各项检查结果和病情判断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