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癌在临床上有多种症状表现,口腔局部有牙龈肿块、溃疡、牙痛、牙齿松动移位等;邻近组织侵犯会出现侵犯颌骨致下唇麻木、上颌窦受累致鼻塞鼻衄,侵犯咀嚼肌致张口困难等;区域淋巴结转移会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全身有消瘦乏力、发热等,不同人群症状有差异,特殊人群需特殊对待。
一、口腔局部症状
1.牙龈部位的异常表现
肿块:牙龈癌常表现为牙龈部位的肿块,多发生于牙龈乳头或龈缘部位,开始时可能是局部小的突起,随着病情进展,肿块会逐渐增大,质地可能较硬,有的患者可伴有溃疡形成。例如,在组织学上,肿瘤细胞增殖形成团块状或巢状结构,导致牙龈局部隆起。
溃疡:肿块表面容易发生溃疡,溃疡可呈菜花状,边缘不整齐,基底较硬,伴有疼痛。这是因为肿瘤组织生长迅速,中心部分血供相对不足,导致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溃疡。
牙痛:由于肿瘤侵犯牙龈周围的牙齿及牙周组织,患者可能出现牙痛症状,且疼痛可能较为持续,不同于一般的龋齿或牙龈炎引起的间断性疼痛。这是因为肿瘤刺激了牙齿周围的神经末梢等结构。
牙齿松动、移位:当肿瘤侵犯牙槽骨,破坏牙槽骨结构时,会影响牙齿的支持组织,导致牙齿松动、移位。牙槽骨是牙齿的支撑结构,肿瘤的侵蚀会使这种支撑作用减弱或丧失。
二、邻近组织侵犯相关症状
1.侵犯颌骨
若牙龈癌侵犯下颌骨,可能导致下唇麻木,这是因为肿瘤侵犯了下牙槽神经。下牙槽神经支配下唇的感觉,当神经受到肿瘤压迫或侵犯时,患者会出现下唇感觉异常,如麻木感。
侵犯上颌骨时,可能向上累及上颌窦,引起鼻塞、鼻衄等症状,肿瘤侵犯上颌窦后,会影响上颌窦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鼻腔通气和出血等情况。
2.侵犯咀嚼肌等
当牙龈癌侵犯咀嚼肌时,患者会出现张口困难。因为咀嚼肌受到肿瘤侵犯后,其正常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受到影响,导致张口受限。
三、区域淋巴结转移相关症状
1.颈部淋巴结肿大:牙龈癌容易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常见的转移部位是颈部淋巴结。患者可在颈部摸到肿大的淋巴结,初期淋巴结可能活动度较好,随着病情进展,淋巴结可能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不动。例如,牙龈癌的癌细胞可通过淋巴循环转移到颈部的淋巴结,导致淋巴结内肿瘤细胞增殖,淋巴结肿大。
四、全身症状
1.消瘦、乏力:晚期牙龈癌患者由于肿瘤消耗、进食困难等原因,可能出现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肿瘤是一种消耗性疾病,会大量消耗机体的营养物质,同时患者因为口腔局部疼痛等原因可能进食减少,导致身体营养状况变差,出现消瘦、乏力表现。
2.发热:如果肿瘤发生坏死、继发感染等情况,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症状。坏死组织容易滋生细菌等微生物,引起感染,从而导致机体出现发热反应。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患牙龈癌时症状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可能全身症状相对更明显一些;长期吸烟、酗酒的人群患牙龈癌的风险较高,其症状出现可能与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导致口腔局部环境长期受刺激有关;有口腔其他慢性疾病病史的人群,如长期不愈的牙龈炎等,牙龈癌的发生可能使其原有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牙龈癌相关症状。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患牙龈癌极为罕见,但一旦发生,症状可能因儿童表述不清等因素而被延误诊断,需要更仔细地观察口腔局部表现;女性在孕期等特殊时期,若出现牙龈异常表现,需谨慎对待,因为孕期身体状况特殊,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