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患支气管肺炎需先明确诊断,然后进行一般治疗与护理,包括休息、饮食、吸氧等,根据感染类型选择合适抗生素抗感染,对症治疗退热、止咳祛痰,同时孕妇要关注自身及胎儿情况,严格遵医嘱治疗、按时复诊、保持良好心态和个人卫生,确保孕妇和胎儿安全。
一、明确诊断
孕妇患支气管肺炎首先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相关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病史方面要了解起病的诱因、症状出现的时间及具体表现等;体格检查可发现肺部相应体征;辅助检查通常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胸部X线或CT等。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及分类、C-反应蛋白水平等可帮助判断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胸部影像学检查能直观看到肺部炎症的部位、范围等情况。
二、一般治疗与护理
1.休息与环境:孕妇需保证充足的休息,休息环境要安静、舒适,温度适宜(一般维持在22-24℃左右)、湿度适中(40%-60%),这样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2.饮食:给予富含营养、易于消化的饮食,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摄入,比如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优质蛋白食物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但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3.吸氧:如果孕妇存在缺氧表现,如血氧饱和度降低等情况,可适当给予吸氧治疗,以保证孕妇和胎儿的氧供。吸氧浓度和流量需根据具体情况由医生调整,一般采用低流量吸氧,维持孕妇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95%左右)。
三、抗感染治疗
1.抗生素选择: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种类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果是细菌感染,需选用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例如,一般可选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青霉素G等,这类药物在孕期相对较为安全,对胎儿的影响较小。但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循医生的判断,医生会根据药敏试验等结果来精准选择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感染,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但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抗感染治疗的时机与疗程:一旦明确细菌感染且有使用抗生素指征,应尽早开始抗感染治疗,以控制感染。疗程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确定,一般在感染控制、症状明显改善后还需维持一定时间的治疗,以确保感染完全清除,但要避免不必要的长期用药。
四、对症治疗
1.退热:如果孕妇出现发热症状,体温不超过38.5℃时,可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使用温毛巾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来散热。若体温超过38.5℃且物理降温效果不佳,需在医生评估后谨慎使用对胎儿影响小的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但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用药。
2.止咳祛痰:对于咳嗽、咳痰的孕妇,可适当采用一些安全的方法缓解症状。如多饮水,稀释痰液,利于痰液排出;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止咳祛痰的中成药等,但要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五、特殊人群(孕妇)的温馨提示
孕妇作为特殊人群,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格外关注自身和胎儿的情况。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各项检查和治疗,按时复诊,密切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通过B超等检查了解胎儿在宫内的状况。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因为不良情绪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另外,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再次感染,在呼吸道疾病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
总之,孕妇患支气管肺炎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综合评估下进行个体化的治疗,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