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由胰岛素不足相关因素(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攻击β细胞致绝对缺乏及2型糖尿病患者在应激或不恰当停用胰岛素时出现不足)、胰岛素抵抗相关因素(肥胖使细胞因子干扰信号通路及某些药物影响)及其他因素(饮食不当、酗酒、妊娠等导致酮体生成或代谢异常)引发。
1.1型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胰腺中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如感染、创伤等)时,会进一步加重胰岛素的相对不足,从而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例如,有研究表明,约30%的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是因感染诱发,感染会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升高的应激激素会拮抗胰岛素的作用,促使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加速,酮体生成增多。
2.2型糖尿病患者:在某些情况下,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能出现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情况。比如,当患者遭受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等急性应激时,身体会分泌大量升糖激素,如皮质醇、胰高血糖素等,这些激素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或降低胰岛素的作用,若患者本身胰岛素分泌储备功能较差,就容易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另外,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不恰当停用胰岛素治疗,也会因胰岛素缺乏导致血糖失控,脂肪分解加速,酮体生成过多而发生酮症酸中毒。
胰岛素抵抗相关因素
1.肥胖: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肥胖患者体内脂肪细胞肥大,脂肪细胞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增多,这些细胞因子会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导致胰岛素抵抗。当机体处于高血糖状态时,脂肪分解增加,酮体生成增多,而胰岛素抵抗又使得机体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进一步促使酮症酸中毒的发生。例如,有研究发现,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风险比非肥胖患者高2-3倍。
2.某些药物影响:一些药物也可能引起胰岛素抵抗,从而增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风险。如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会抑制胰岛素的作用,升高血糖,同时促进脂肪分解,导致酮体生成增加。此外,某些抗精神病药物也可能通过影响胰岛素的代谢或作用机制,引起胰岛素抵抗,增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几率。
其他因素
1.饮食因素:糖尿病患者如果过度节食或饮食不均衡,特别是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时,机体为了获取能量,会分解脂肪供能,脂肪分解加速会产生大量酮体。例如,部分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体重而过度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导致机体脂肪分解增加,酮体生成增多,若此时胰岛素供应不足,就容易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酗酒:长期大量酗酒可能影响糖代谢。酒精在体内代谢会产生乳酸等物质,乳酸会抑制肝脏酮体的代谢,同时酗酒还可能导致患者进食减少,血糖波动大,胰岛素需求增加,而酗酒者往往胰岛素分泌或作用可能存在异常,从而容易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研究显示,酒精性酮症酸中毒中有一部分患者合并有糖尿病基础,酗酒是其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重要因素之一。
3.妊娠:妊娠期间,孕妇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会出现相对的胰岛素抵抗状态。对于原本就有糖尿病基础的孕妇,妊娠期间如果血糖控制不佳,更容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且妊娠期间的生理变化,如恶心、呕吐等妊娠反应可能导致孕妇进食减少,进一步影响血糖和酮体代谢,增加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风险。例如,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约有2%-5%会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主要与妊娠期间激素变化、血糖控制不佳以及妊娠反应等因素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