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癌通过皮肤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方式有适用于多数早期皮肤癌的手术切除(含Mohs显微外科手术)、作为手术辅助或针对不能耐受手术等情况的放射治疗、针对部分皮肤癌的免疫治疗及有特定基因突变患者的靶向治疗,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要综合评估健康选治疗方式、儿童需最小化对生长发育影响多学科协作、特殊病史人群要权衡免疫治疗等影响,治疗后需定期随访监测有无复发情况。
一、明确诊断
通过皮肤活检获取病理组织,依据组织学检查确定皮肤癌的具体类型,如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等不同亚型,病理检查是确诊皮肤癌的金标准,可明确肿瘤细胞的形态、分化程度等特征,为后续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二、治疗方式
(一)手术切除
适用于多数早期皮肤癌,通过完整切除肿瘤组织达到治疗目的,对于不同部位、大小的肿瘤选择合适的手术切缘范围,一般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手术切缘需距肿瘤边缘一定距离(通常数毫米),以确保切除彻底,减少复发风险,手术方式包括Mohs显微外科手术,该术式对特殊部位(如面部)皮肤癌切除更精准,能最大程度保留正常组织。
(二)放射治疗
可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用于切除不彻底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对于某些特殊部位的皮肤癌有重要作用,如面部皮肤癌放疗可在保留外观的同时杀灭肿瘤细胞,放疗通过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的DNA,抑制其增殖,不同类型皮肤癌对放疗的敏感性不同,需根据肿瘤特性制定放疗方案。
(三)免疫治疗
针对黑色素瘤等部分皮肤癌,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治疗手段,相关临床研究证实其对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如一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被应用于晚期黑色素瘤的治疗,能延长患者生存期,但可能伴随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需密切监测。
(四)靶向治疗
对于有特定基因突变的皮肤癌患者,可使用靶向药物精准作用于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需通过基因检测筛选适合的患者,例如某些黑色素瘤存在特定驱动基因变异时,靶向药物能针对性阻断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生长,但靶向治疗也可能出现耐药等问题。
三、特殊人群考虑
(一)老年人
皮肤癌患者中老年人占比较高,需综合评估其心肺功能等整体健康状况,选择对身体负担较小的治疗方式,如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大型手术者,可优先考虑放疗等相对温和的治疗手段,同时关注皮肤护理防止术后感染等并发症,老年人皮肤愈合能力相对较弱,术后护理需更加细致。
(二)儿童
儿童皮肤癌极为罕见,处理时需优先考虑最小化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避免过度治疗带来的不良后果,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选择需充分权衡治疗获益与对未来身体发育、外观等方面的影响,例如尽量选择创伤小、对器官功能影响小的治疗方法。
(三)特殊病史人群
如有免疫系统疾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皮肤癌的治疗需权衡免疫治疗等方案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谨慎选择治疗手段,这类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接受免疫相关治疗时可能面临更高的不良反应风险,需在治疗前充分评估患者整体免疫状态及治疗风险收益比。
四、随访监测
皮肤癌治疗后需定期随访,观察有无复发情况,一般建议治疗后前几年每3-6个月随访一次,之后可适当延长随访间隔,通过皮肤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等手段及时发现可能的复发或转移情况,早期发现复发或转移病灶可及时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