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与过敏性鼻炎在病因、症状、体征、诊断及治疗方面存在不同,慢性鼻炎多由急性鼻炎迁延等所致,症状有鼻塞、流涕等,体征是鼻黏膜慢性充血肿胀等,靠病史、症状及鼻内镜诊断,治疗据病因病情;过敏性鼻炎因接触过敏原引发,症状有阵发性喷嚏等,体征是鼻黏膜苍白水肿等,靠病史、症状及过敏原检测诊断,治疗需避过敏原并用药等,需准确区分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
一、病因方面
慢性鼻炎:多由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迁延所致,另外,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鼻腔用药不当(长期使用滴鼻净等血管收缩剂)、长期吸入有害粉尘或化学物质、全身慢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结核等)等也可引发。不同年龄人群因生活环境、基础健康状况等不同,病因可能有差异,比如儿童可能因腺样体肥大等局部因素易患慢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过敏原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吸入性过敏原如花粉(不同季节有相应花粉过敏原,不同年龄人群接触花粉的情况因生活环境等不同而有差异,儿童可能在户外活动时接触草地花粉等)、尘螨(在家庭环境中普遍存在,各年龄人群均可接触)、真菌孢子等,食入性过敏原如牛奶、鸡蛋、鱼虾等。
二、症状方面
慢性鼻炎:主要症状为鼻塞,呈间歇性或持续性,间歇性鼻塞一般白天、劳动或运动时减轻,夜间、静坐或寒冷时加重;持续性鼻塞则轻重不一。鼻涕多为黏液性或黏脓性,常向后流入咽喉部,引起咳嗽、多痰。部分患者可有嗅觉减退、头痛、头昏等症状。不同年龄患者症状表现可能有特点,儿童慢性鼻炎可能还会影响睡眠、学习等。
过敏性鼻炎:典型症状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喷嚏多在晨起、夜晚或接触过敏原后立刻发作,数量可达数次到数十次;清水样鼻涕量较多;鼻塞程度轻重不一;鼻痒明显,患者常忍不住揉搓鼻子。部分患者还可伴有眼痒、流泪等眼部症状。不同年龄人群过敏性鼻炎症状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及接触过敏原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儿童可能因表达能力有限,症状观察需更细致。
三、体征方面
慢性鼻炎:检查可见鼻黏膜慢性充血、肿胀,下鼻甲黏膜肥厚,表面不平,呈结节状或桑椹样,对血管收缩剂反应差。
过敏性鼻炎: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下鼻甲水肿明显,鼻腔内有大量清水样鼻涕,发作期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四、诊断方面
慢性鼻炎:主要依据详细的病史(如急性鼻炎反复发作史等)、症状(鼻塞、流涕等)及鼻内镜等检查来诊断,鼻内镜下可见鼻黏膜慢性炎症表现。
过敏性鼻炎:除了病史(接触过敏原史等)、症状外,还可进行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以明确过敏原,辅助诊断。
五、治疗方面
慢性鼻炎:治疗需根据病因及病情采取相应措施,如有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可考虑手术矫正;改善鼻腔通气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同时要积极治疗全身慢性疾病等。不同年龄患者治疗时需考虑其生理特点,儿童治疗更需谨慎选择治疗方式。
过敏性鼻炎:首先要避免接触过敏原,然后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等药物治疗,也可进行脱敏治疗等。对于儿童过敏性鼻炎,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不适合的药物,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改善生活环境减少过敏原接触。
总之,慢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在病因、症状、体征、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均有不同,临床需准确区分,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