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尿道炎并尿血的原因包括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感染因素有细菌(如大肠埃希菌、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非感染因素有尿道损伤(器械检查、性生活损伤)、化学物质刺激、过敏反应;特殊人群中女性因生理结构等易发病,男性受基础疾病影响,儿童因卫生习惯等易发病。
一、感染因素
(一)细菌感染
1.大肠埃希菌:是引起急性尿道炎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女性由于尿道短而宽,且靠近肛门,更容易被大肠埃希菌感染。当细菌侵入尿道后,会引起尿道黏膜的炎症反应,导致黏膜充血、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尿血情况。例如相关研究表明,在急性尿道炎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是由大肠埃希菌感染引起,炎症刺激使得尿道黏膜的小血管破裂,从而出现尿血症状。
2.淋球菌: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的淋病性尿道炎,是一种性传播疾病。患者会出现尿道脓性分泌物、尿道红肿、尿痛,同时也可能伴有尿血。这是因为淋球菌感染后,会破坏尿道黏膜的完整性,引发炎症反应导致黏膜出血。
(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1.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这些病原体感染尿道后,会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的尿道会有瘙痒、灼热感,伴有不同程度的尿痛,炎症累及尿道黏膜时也可出现尿血现象。一般来说,有不洁性行为史的人群更容易感染支原体、衣原体,从而引发急性尿道炎并尿血。
二、非感染因素
(一)尿道损伤
1.器械检查:如导尿、尿道扩张等操作时,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造成尿道黏膜损伤,从而引起急性尿道炎并尿血。例如在进行导尿操作时,若导管过硬或插入过程不顺利,就可能损伤尿道黏膜,导致炎症反应和尿血。
2.性生活损伤:过于剧烈的性生活可能会导致尿道黏膜的挫伤,进而引发急性尿道炎并出现尿血情况。尤其是女性在性生活后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因为女性尿道相对较短且脆弱。
(二)化学物质刺激
1.尿道内注入化学物质:如使用刺激性较强的尿道清洁剂等,可能会损伤尿道黏膜,引起急性炎症反应,出现尿血症状。另外,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尿管对尿道黏膜的刺激也可能导致化学性炎症,引发尿血。
(三)过敏反应
1.对某些物质过敏:如对避孕套、润滑剂等过敏,接触后会引起尿道的过敏反应,出现尿道黏膜的炎症,表现为尿道炎症状,同时可能伴有尿血。这种情况在过敏体质的人群中更易发生。
三、特殊人群情况
(一)女性
1.生理结构因素:女性尿道短、宽且直,距离肛门近,更容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在月经期,女性局部抵抗力下降,加上经血的刺激,更容易引发急性尿道炎并尿血。例如,统计数据显示,女性在月经期患急性尿道炎的概率相对非月经期有所增加。
2.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和子宫增大对输尿管的压迫,导致尿道的防御功能发生改变,更容易发生尿道炎。而且随着妊娠进展,子宫增大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尿道的血液循环等,若发生尿道炎,更易出现尿血情况。
(二)男性
1.基础疾病影响:男性若本身有前列腺炎等泌尿系统基础疾病,炎症可能蔓延至尿道,引发急性尿道炎并尿血。另外,一些老年男性可能存在前列腺增生等情况,导致排尿不畅,尿液在尿道内停留时间较长,容易滋生细菌,引发尿道炎并出现尿血。
(三)儿童
1.卫生习惯因素:儿童如果不注意外阴部卫生,容易导致细菌感染尿道,引发急性尿道炎。例如,一些婴幼儿尿布更换不及时,尿液和粪便刺激外阴,从而引发尿道炎症,出现尿血症状。而且儿童泌尿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抵抗力相对较弱,感染后病情进展可能相对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