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小结多因用声过度或不当引起,主要症状有声音嘶哑,表现为早期声音稍有变化、发声易疲劳等,随病情加重可致严重嘶哑;发音疲劳,表现为发声易疲劳、持续发声时间缩短;喉部异物感,表现为喉部有异物感、儿童常清嗓;部分患者有咳嗽症状,多为刺激性干咳。其机制分别与声带小结致声带振动闭合受影响、振动效率降低、刺激喉部神经末梢、刺激喉部感受器有关。
声音嘶哑
表现:这是声带小结最主要的症状。早期时可能只是声音稍有变化,发声容易疲劳,音调变低、变粗,发声不稳定。随着病情发展,声音嘶哑会逐渐加重,严重时可能只能发出耳语声甚至完全失音。不同年龄段人群表现有所差异,儿童患者可能在玩耍时出现声音异常,如原本清脆的童声变得沙哑;成年患者若长期用声过度,如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会更早出现声音嘶哑且逐渐加重的情况。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饮酒的人群,声带小结导致的声音嘶哑可能会更明显,因为烟酒会刺激声带,加重声带的病变。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的人群,在感染恢复后可能声音嘶哑仍未缓解,要考虑合并声带小结的可能。
机制:声带小结是声带黏膜上皮层及固有层浅层的局限性炎性病变,表现为声带前中1/3交界处对称性结节状隆起,这些隆起会影响声带的振动和闭合,从而导致声音嘶哑。
发音疲劳
表现:患者会感觉发声时容易疲劳,需要更用力才能发声,且持续发声的时间明显缩短。例如,原本可以连续讲课1小时的教师,患声带小结后可能讲课20-30分钟就会感觉声音吃力,难以维持正常的发声强度和时长。不同性别方面,一般没有明显差异,但长期高强度用声的男性(如职业歌手)和女性(如话务员)可能更容易出现发音疲劳。生活方式上,过度用声的人群,如长时间大声喧哗、持续高歌的人,发音疲劳会更早出现且更严重。有声带小结病史复发的人群,发音疲劳会比初次发病时更明显,因为声带已经有病变基础,再次用声时更容易疲劳。
机制:由于声带小结导致声带振动特性改变,声带振动效率降低,为了维持正常的发声,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所以容易出现发音疲劳。
喉部异物感
表现:患者常感觉喉部有异物,咳不出、咽不下,但不影响吞咽功能。儿童患者可能不会准确描述喉部异物感,而是表现为经常清嗓,试图通过清嗓来缓解喉部的异物感;成年患者则能较清楚地表达喉部有异物存在的感觉。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清嗓行为可能容易被家长忽视,而成年患者的喉部异物感主诉相对更明确。生活方式中,长期接触刺激性气体(如工厂中的有害气体、厨房的油烟等)的人群,喉部异物感可能会更明显,因为刺激性气体会加重声带及喉部黏膜的刺激,导致异物感加重。有过敏史的人群,若喉部黏膜因过敏反应出现肿胀等情况,也可能加重喉部异物感,同时要警惕合并声带小结的可能。
机制:声带小结引起声带结构改变,刺激喉部神经末梢,从而产生喉部异物感。
咳嗽
表现:部分声带小结患者会出现咳嗽症状,多为刺激性干咳。儿童患者咳嗽可能不剧烈,但会频繁出现;成年患者咳嗽程度因人而异,有的可能只是偶尔干咳,有的则可能因咳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同性别咳嗽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差异。生活方式上,吸烟的患者咳嗽可能会更明显,因为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呼吸道和声带,加重喉部及呼吸道的刺激反应,导致咳嗽加重。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病史的人群,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合并声带小结时咳嗽可能会比单纯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时更复杂,需要注意鉴别诊断。
机制:声带小结导致声带振动异常,刺激喉部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