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的诊断需综合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原学检查。体格检查初步判断胸腔积液情况;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CRP升高,胸腔积液常规及生化检查有相应表现;影像学检查中胸部X线可发现积液征象,胸部CT更清晰显示积液情况;病原学检查通过胸腔积液涂片革兰染色和培养查找病原菌及明确致病菌。
一、体格检查
通过视诊观察患者胸部呼吸运动是否对称等情况,触诊可了解有无胸膜摩擦感等,听诊能判断呼吸音情况等,帮助初步判断胸腔积液相关情况,但仅靠体格检查不能确诊类肺炎性胸腔积液。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会升高,提示体内可能存在感染性炎症反应,对于判断是否有感染及感染的严重程度有一定意义。比如在细菌性肺炎合并类肺炎性胸腔积液时,白细胞总数可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也会显著升高。不同年龄人群血常规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由于免疫功能等特点,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变化可能有其自身特点,比如儿童感染时白细胞升高幅度可能与成人不同,但基本趋势是一致的,即感染性情况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2.C-反应蛋白(CRP)
CRP会明显升高,它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反应时迅速升高,可作为感染活动的指标之一。对于类肺炎性胸腔积液患者,CRP升高提示存在炎症反应,其升高程度往往与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关。不同性别在这方面没有本质差异,但不同年龄人群,比如儿童,由于机体对炎症的反应特点,CRP升高的幅度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但总体上也是反映炎症状态的重要指标。
3.胸腔积液常规及生化检查
外观: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多为浑浊的黄色液体,脓性胸腔积液则呈脓性。
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通常明显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pH值:胸腔积液pH值降低提示预后不良,比如当pH<7.20时,提示可能存在复杂的类肺炎性胸腔积液情况,需要更积极的处理。
葡萄糖:类肺炎性胸腔积液中葡萄糖含量常降低,这是因为炎症细胞代谢消耗葡萄糖等因素。
蛋白质:蛋白质含量较高,一般>30g/L。
三、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可发现胸腔内有积液的征象,表现为胸腔下部密度增高的阴影,肋膈角变钝等。对于少量胸腔积液,可能表现为肋膈角变浅等不太明显的改变。不同年龄人群胸部X线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胸部X线对胸腔积液的显示可能因儿童胸廓特点等有所不同,但总体原理是一致的,通过观察胸部X线可初步判断有无胸腔积液及大致的积液量。
2.胸部CT检查
比X线更能清晰地显示胸腔积液的情况,对于少量胸腔积液以及胸腔内复杂的情况,如是否有分隔等显示得更清楚。可以明确胸腔积液的量、部位以及是否存在包裹性胸腔积液等。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胸部CT检查的操作及图像解读需要根据儿童等特殊人群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儿童进行CT检查时要注意辐射防护等问题,但对于明确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的情况,胸部CT能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四、病原学检查
1.胸腔积液涂片革兰染色
可以查找病原菌,有助于明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比如能发现革兰阳性菌或革兰阴性菌等,对指导抗生素的选用有重要意义。
2.胸腔积液培养
将胸腔积液进行培养,可明确具体的致病菌,如培养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能针对性地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不同年龄人群在进行胸腔积液培养时,操作过程需要遵循相应的无菌等规范,儿童进行胸腔积液穿刺培养等操作时要注意减少患儿的痛苦和避免并发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