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癌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原发性又有骨肉瘤、软骨肉瘤、纤维肉瘤等类型。局部症状包括疼痛、肿块、牙齿松动移位脱落、张口受限、面部畸形;全身症状有消瘦乏力、发热,不同人群患颌骨癌时症状有差异,特殊人群需特别关注相关影响。
一、颌骨癌的分类
颌骨癌主要包括原发性颌骨癌和转移性颌骨癌,原发性颌骨癌又可细分为以下几种:
骨肉瘤:较为常见,来源于成骨组织,好发于下颌骨,多见于11-25岁的青少年及中青年,男性多于女性,可能与局部的外伤等因素有一定关联,肿瘤细胞能直接产生肿瘤骨样组织或骨组织。
软骨肉瘤:来源于软骨组织,下颌骨发病相对上颌骨少见,发病年龄多在30岁以上,肿瘤由软骨细胞及软骨基质组成,分化程度不同,低度恶性的软骨肉瘤生长缓慢,高度恶性的则生长迅速。
纤维肉瘤:起源于颌骨内的纤维结缔组织,好发于下颌骨前份,多见于20-40岁的成年人,肿瘤由纤维母细胞及纤维组织组成,分化好的纤维肉瘤生长缓慢,分化差的则生长快、易复发和转移。
二、颌骨癌的症状
(一)局部症状
疼痛:早期可出现轻微疼痛,呈间歇性,随着病情发展,疼痛逐渐加重,变为持续性剧痛,夜间疼痛往往较明显。例如骨肉瘤患者,早期可能仅感病变部位轻度疼痛,之后疼痛逐渐加剧,影响患者的进食、睡眠等。
肿块:颌骨部位可出现肿块,质地坚硬,边界不清,生长速度不一。软骨肉瘤的肿块可能生长相对缓慢,而高度恶性的肿瘤肿块生长迅速。肿块可伴有局部肿胀,皮肤表面可能出现静脉怒张等表现。如下颌骨的纤维肉瘤,可在下颌骨相应部位触及肿块,且肿块会逐渐增大,导致面部相应部位隆起。
牙齿松动、移位或脱落:肿瘤侵犯牙槽骨时,会影响牙齿的支持结构,导致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例如上颌骨的肿瘤侵犯上颌牙槽骨,可使上颌牙齿出现松动、排列紊乱等情况。
张口受限:肿瘤侵犯颞下颌关节或咀嚼肌群时,可导致张口困难,张口受限程度会随着病情进展而加重。比如颌骨癌累及颞肌等咀嚼肌时,患者张口会越来越困难,影响正常的进食和语言功能。
面部畸形:肿瘤生长较大时,可引起面部不对称,出现畸形。如下颌骨的骨肉瘤,随着肿瘤的增大,患侧下颌骨会逐渐肿大,导致面部一侧隆起,出现明显的畸形。
(二)全身症状
消瘦、乏力:晚期患者由于肿瘤消耗,可出现消瘦、乏力等全身恶病质表现。肿瘤不断生长增殖,摄取机体大量营养物质,同时患者因疼痛等原因进食减少,导致身体逐渐消瘦,体力下降,精神萎靡。
发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热,这是由于肿瘤组织坏死、吸收引起的吸收热,或者合并感染时也可出现高热。如果颌骨癌患者局部肿块发生感染,就可能出现体温升高,伴有局部红肿、压痛等感染表现。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患颌骨癌时,症状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例如青少年患者骨肉瘤的概率相对较高,且病情进展可能相对较快;女性患者在一些激素相关因素影响下是否会有不同表现目前虽不明确,但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也需要综合考虑;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等特殊生活方式的人群,患颌骨癌的风险可能增加,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应更早进行排查;有颌骨良性病变病史的人群,在病变复发或恶变时,症状可能不典型,需要更加细致地进行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患者,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颌骨癌的症状可能会对颌骨的正常发育产生更严重的影响,需要特别关注面部畸形等对其心理和未来生活的影响;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在应对肿瘤带来的全身症状时可能更为脆弱,需要加强营养支持等综合护理。